小红是个9岁女孩,正在读小学三年级,每天早上到校总是不精神,苦着个小脸。
她一天到晚闷闷不乐、心事重重,显得孤僻、不自信,也很悲观。
“六一”儿童节的第二天,小红对班主任老师说:“昨晚,妈妈对我大发脾气,说我在全校才艺表演大赛上的独舞没发挥好。我很难过,躲到屋里蒙着被子哭了。我不能原谅妈妈。”小红还说,妈妈只要一发脾气,她的情绪就焦躁不安,同时又害怕失去妈妈的爱。孩子没有安全感,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小红的爸爸是房地产公司的经理,妈妈是高级经济师,但由于两人感情不合,三年前已离异。现在小红跟着母亲生活。老师通过家访发现,小红的妈妈有个很不好的倾向,总是从负面找孩子的毛病。有时一连好几天沉着个脸不和孩子说一句话,一旦说话必然是:“你怎么这么笨”、“考试肯定没考好吧”、“作业怎么做得这么乱?”、“你将来怎么会有出息?”等等。
没有自由成长的空间,缺乏来自父母的鼓励和赞赏,小红感到特压抑。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小红的心理能健康吗?
其实,小红的故事正在千家万户中上演,而很多做父母的却不晓得自己在培养孩子方面出现了问题。
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缺乏耐心和细致,他们常因孩子领会不了大人的意图而斥责和打骂子女,什么“蠢货”、“笨蛋”之声不绝于耳,孩子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中产生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父母把孩子看成一个优秀的孩子培养时,孩子就自然按照父母希望的方向被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这是父母的态度所决定的。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和人之间生下来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是态度起了决定作用,尤其是父母的态度使孩子有自我观念。
所以,当我们对待孩子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做人上,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观,决定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决定了他人生的方向。我们把孩子当成天才培养,他的自我价值会巩固和升高,自我观念会打开,他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最后会按我们的希望成长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当我们认为孩子是一个有潜能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聪明的人,家长的态度在孩子心中进行了一个确认。孩子就毫无疑问地认为自己是有潜能、有责任心、聪明的孩子。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是能够做好事情的。这样,他的潜能就被激活了。
所以说,父母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孩子是否优秀,智慧父母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