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每周一的第八节是阅读课,语文老师进堂。不等上课铃响,很多同学早早就准备了阅读书籍。来不及准备的,赶紧在班上图书角借书登记。很快教室就归于平静。看着大家静心阅读的模样,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十年前……谁能想象在十年前的乡镇中学,这样的场面对学生而言不啻于一种奢望?
那时,我还是Z县G中学的一名教师。G中学偏安一隅,订的报纸等到达手中的时候,已然旧闻。自然,这样的地方是断不会有书店、报刊亭的。加之学校又没联网,所以,我们的业余生活是非常单调的。好在我带来了几十本书,在这,翻阅它们成了我打发闲暇时光的最好方式。只是苦了学生了——他们并非不爱阅读,只是可看的课外书少得可怜,以致阅读量普遍匮乏,无怪乎语文老师常常反映学生作文语言干巴。试想,没有“源头”,何来“活水”?
也正因为这样,当我把每周五的语文课开辟成“美文欣赏课”后,学生总是盼着这节课的到来,因为我会在课上给他们朗读一些感人的篇章——其实也就来自我订的那三五本杂志罢了,可学生依然欣喜得很,有时还会把听过的故事及其体验写进周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学校其实藏书不少,只是那间屋子常年铁将军把门,锁都生锈了。后来从管理员口中得知:里面的书籍都是些“老古董”,破旧不堪,学生提不起兴趣,没几个人来借阅,索性就不开放了。听到这,我唯有轻叹一声,却又无可奈何。一天,在整理书柜时,一本大学时和几个文学爱好者创办的校园文学杂志在不经意间跃入眼帘,我不由得灵机一动:语文老师不是现成的编辑么?是不是也可以组织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创办一份校园文学杂志,以此丰富师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呢?
时任语文教研组长的我说干就干,可当我组织大家开会商议这件事时,却发现另外几个语文老师对此事并不热衷,听口气她们有的“不想折腾”,有的则担心学生投稿的积极性和稿件质量。当然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学校不给经费支持的话,来稿没有稿费,光靠学生自由投稿的确难以保证稿件数量。可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我左思右想,在征得政教部门的同意后,决定将来稿量化计分,每个月每班来稿要求*篇,每篇由该班语文老师把关,其完成情况纳入班上的日常评比,同时,刊出的每篇稿子也都加分到班,这样一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调动了大家投稿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稿件的质量。同时,杂志也开辟了教师版块,欢迎中小学教师来稿。事实证明,这种办法是可行的。
经广泛征名后,我给杂志取了个清新的名字:《新荷》。刚发征稿通知时,其实还是有些忐忑的。但没想到的是,竟然很快就收到了足量的稿件,想来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对孩子们来说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那段日子,我既编辑又排版,忙得不亦乐乎。第一期一出刊,大家争相传阅,希望能一睹为快。虽然刊物在现在看来不乏稚嫩,但在师生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乡镇中学,这份略显粗糙的纯文学杂志无疑是一股清流,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在校园里掀起了师生写作的热潮。
一晃几年过去了。有天上完课回来,发现办公室的气氛格外热烈,原来,一个时任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校友要回来了,据说除了10万元的支票,还会给我们学校捐赠600套课桌椅、1000册图书。听说了这个消息,大伙都非常兴奋,学校准备为他举行一个盛大的捐赠仪式。孩子们知道了更是喜上眉梢,眼前那些坑洼不平的满是沧桑的课桌仿佛早已幻化成整齐划一的可调节高度的新课桌了。其实,最让他们期待的莫过于那些新书了。想到这,我仿佛看到阅览室的“铁将军”打开了,同学们静静地在里面挑书、看书的情景——那一天,应该不会太远了。
为了迎接这个校友的到来,校园里三天一小扫五天一大扫,会议室的玻璃被擦得能照出人影来。我把捐赠仪式的主持词和欢迎词改了又改,唯恐有一点点的不完美,这可是我们的“财神爷”啊,不说别的,光这份感恩的情怀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了。
望穿秋水,我和孩子们共同期盼的日子终于来了。我亲眼看到“铁将军”开了,数十包牛皮纸包的书籍被人抬进了阅览室。自那以后,课间常常会看到阅览室的窗户上趴着几个小脑袋,踮着脚尖向里面张望。我和这些隔着玻璃窗巴望着新书的孩子们一样,也天天盼着阅览室开门、开放,可是迟迟没有动静。一转眼,又大半年过去了。
是时候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了。一次,校委会上,我鼓起勇气大胆提议开放阅览室,让学校藏书不至于闲置浪费。几经努力争取,尘封已久的书终于和孩子们见面了,甚至可以凭借书证借书回家看了。我至今仍记得班上学生知道这个消息时欢呼雀跃的情景。解决了书源的问题,捧书阅读的身影多了,书香在校园里弥漫。
……
时光飞逝,一晃又七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已在T区L中学工作近七年了。有时候我会想:G中学现在怎么样了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G学校开证明,特意围着校园走了一圈。发现我过去住的房子早已觅之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崭新的楼房,防盗窗、铝合金一应俱全。想起我过去住在这,常常屋内“雨脚如麻”,一时间唏嘘不已,那些难忘的过往也随之涌上心头。
蓦地,我想起了那些捧书的少年。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在这信息闭塞的乡村,书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里面不仅有未知的远方,还藏着他们年少的梦想。书是他们透过大山向外眺望的窗口,是童年的色彩,更是乡村的希望。
这样想着,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我来到了久违的图书室。顿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装修一新的墙壁和书架,架上有很多新书。图书管理员告诉我,小学部那边的少年宫里还有不少书。由于藏书增多,以前的阅览室并入了图书室,而旁边的教室则开辟成了阅览室。不仅如此,图书室全天都有专人管理,所有的书都进入了电子系统,扫借书证就可以完成借阅或还书。听到这些,我打心眼里为这儿的学生感到高兴——终于不用担心没书看了!
唯书有色,秀于百卉。这样想着,我仿佛看见,秋日暖阳中,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少年,寻得自在一处,或坐或站,在静读,在沉思。
或许,这才是一个校园该有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