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场疫情防控带给教育人的思考

一场疫情防控带给教育人的思考

作者: 牛纪强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22:32 被阅读0次

    新冠肺炎如黑云压顶,防控措施层层升级,教育部明确发文,为配合防控工作,延期今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沪江网校、升学E网通等各大教育平台纷纷高举公益大旗,免费开放线上教育资源供学生在家学习使用,线上教学一时呈“井喷”之势,令人目不暇接。

    其实线上教育平台已运行多年,大的平台就有几十家,之所以没有引起大众关注,就是因为他们主要在外语教育和培训教育等方面争夺市场,对于学校的传统教学尚未造成很大冲击,经此新冠肺炎防控一役,线上教育突然跳入大众眼帘,而且借延期开学之机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模拟演练,一时风头无限。那么线上教育将来会给我们的传统教育和一线教师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线上教育会不会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呢?当一直规规矩矩坐在副驾驶上的跟班突然要来抢夺方向盘,并决定未来走向时,一直稳操方向盘的教育人该如何应对?

    目前以学校、班级为组织单位的的传统教育模式可以称为“标准化”教学,其实,这种所谓的“传统”模式并不传统,学校(学堂)在中国只有不到160年的历史,解放前私塾还是很普遍的,真正消失是在50年代后期,私塾基本被并入小学。在西方国家,学校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之前一直都是贵族阶层聘请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教育。

    标准化教学是“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产物。教育的普及给了普通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大批孩子涌进学校,标准化教学就应运而生,但任何新事物都不可避免带来新问题,而新问题的解决又会带来新突破。

    标准化教学以课堂为基本范式,一个教师可以对教室内几十个学生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速度教授同一种科目。这种教学解决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问题,但是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智能优势和思维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顺应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导致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尽管很多学校也在尝试进行课堂改革,给予学生“定制化”教育,但是在不能实现小班额教学的情况下,这种尝试成本巨大,效果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线教育给“定制化”教育带来了可能性,尽管目前绝大部分平台在线课程都是采用聘请名师讲课的方式,但是不可否认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线上教学产品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正如可汗学院通过在线资料库收藏了3500多部可汗老师的教育视频一样,未来的教育平台可能会鼓励一线教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开发成千上万的教育产品,然后提供给个性迥异的学生进行取舍。《创新者的课堂》一书认为:“这些教学产品更像教师教学的工具,通过这些工具让私人教师变成了现实,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私人教师。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家长和教师用来帮助学生解决每一科学习问题的模块会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定制课程——充分实现定制化。”

    目前一个年级的所有学生通用一套教材的做法也饱受诟病,尽管国家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决定了教材的难度不能由编者任性而为,但是学生的基础不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教育部门呼吁国家课程校本化处理,但依然解决不了部分学生“吃不饱”或“吃不消”的问题。要求教材发行商开发难度不同的多套教材显然不太可能,一则成本太高,二则发行量和利润都会降低,国家教材审核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因为国家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段学生必须达到的学业评价标准,对教材自然有难度要求。线上教育如果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个性化整合,有效增删,则能够实现教材的“定制化”,保障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透。

    学校教育的普及造就了庞大的教师队伍,相对于律师、医生等行业,教师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没有专业背景和实习经历的的人员只要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在大多地区都可以参加基础教育学段的教师招聘考试(并非贬低非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实践证明很多非师范类教师做的比师范类还好),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先生曾说:“一次次改革之所以最终走入形式主义的老路而成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况且再优秀的人,他(她)的职业情绪就与人的情绪一样都会有高潮期与低谷期。基于以上情况,如何保证每位教师所设计的每一节课都是精彩、高效的?

    教育有它的公益性和崇高性,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受市场规则的影响,当服务者不能提供优质产品时,学生自然有权利转向网络去寻找更好的教学资源。另外每天工作繁忙的一线教师准备一节课的时间恐怕赶不上网课教师备课时间的十分之一,如何保证自己的课堂在与网课的拉锯战中永远占上风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甚至是一个不可能的奢望。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宽松,不久的将来,学生总数将达到历史的高峰,“教师荒”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庞大的教师队伍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配齐配全各学段科任教师将变得非常困难。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学校把越来越多的教学性工作外包给网络供应商也就变得可以理解。《创新者的课堂》一书大胆预测,终有一天,学校会把它们的大多数资源用于那些不能在线上实现的非教学工作,而且通过传统教授来教学的课程会越来越少。

    当然线上教育想要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也有它难以逾越的障碍,毕竟教育不是冷冰冰的产品,是需要共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思想的碰撞和感情的交融。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感受,并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抚慰,这是不能被外包和自动化的。一个网师课讲得再好,没有和学生的相濡以沫,也很难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中还应该包括情感目标,它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显然,这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自然,课堂教学的完整目标,还应该包含学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很显然,这些目标单纯依靠模块化的线上教育恐怕是很难实现的。

    不管怎么说,狼毕竟来了。视而不见,掩耳盗铃自然不是良策,同仇敌忾,愤而诛之更是愚蠢至极。美国历史上有个钢钻工人叫约翰·亨利,他力大无比,对推销员带来的蒸汽钻孔机嗤之以鼻,决定与钻机进行比赛,在比赛最后一刻,他奋力越过了钻机,率先凿穿,但是却因劳累过度,倒地而亡。约翰·亨利的逝世成为工业时代的一则寓言:机器可以比人做得好,但却牺牲了人类的尊严。其实,情况未必那么糟糕,教师自然可以与网络教育和谐共处。

    网络教育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必须做相应的转型,变成网络教育的合作者。教师站在教室讲台上的时间可能减少了,他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研究学生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创新者的课堂》一书认为:教师的角色更像教练或者导师,帮助学生发现对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的电脑实时数据指导和激发学生来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定制化教育对我们来说也许陌生,但可以参考一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是什么样子,除了讲台有位教师在授课外,教室里还有位老师在对每位学生做课堂观察记录,课后老师们根据记录对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所不同的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智能优势、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学习基础以及网络学习大数据反馈。这样的教育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之外,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也有高层次的要求。另外具有跨学科知识的教师也将受到欢迎,他们在研究学生学习类型和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有专业背景单一的教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任何一种新观念想要取代根深蒂固的旧观念都有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会因固守陈规的人的反对而停止。在通往未来的十字路口,每个教育人都有必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迎接在线教育时代的到来。

    (本文部分观点参考了《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一书,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迈克尔·霍恩,柯蒂斯·约翰逊)

                                                                                                    2020年2月13日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场疫情防控带给教育人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rr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