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dec20e3c56216975.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秦制两千年》,这本书提出,秦代制度的理论模型,开始于商鞅,完善于韩非子。
同时本书从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发展,对比了此后王朝制度与秦制的异同,揭示了秦制的深远影响。
1.听书笔记
01)商鞅之道的原则是国富而贫治、民愚则易治,韩非之术是将商鞅的理论进一步具体化,使它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02)秦制的两条原则:强化国家对社会的直接掌控,抑制官僚队伍或世家大族的势力;强化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汲取能力,避免地方形成自主活力。
03)秦朝灭亡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因为皇帝和官吏之间的利益纽带被切断了。不少官吏走投无路,加入了反秦队伍。
2.听书感想
历史上总有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的事。
短命的秦王朝仅仅存在十几年,却创造出一套延续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
你说秦制让国与民对立,存在一些问题吧,可是它却经汉承秦制,被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沿袭。
你说秦制是封建王朝治国之道呢,可后面的历史发展中,王朝总是周而复始的崩坏,就像有个系统性周期性问题一样。
秦制固然有缺陷,不过在方式生产落后、技术有限、通信受限的当时,想要兼并多个国家、聚合多个民族、整合多种资源,这不失为一种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
缺点就是简单粗暴,希望既寿永昌的秦王朝昙花一现。
放在宏大的历史视野看,秦制从商鞅变法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到一扫六合的统一天下,结束了此前春秋战国的五百年战乱,开启了总体稳定的两千年发展。
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的,这是「天地一大变局」。
制度上的创造与沿袭、求变,是显性的一面,另一面文化上的定调、塑型,更是影响深远直到今天。
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在考虑一统天下的可能,最终秦灭六国把它变为现实,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自此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
即便经历后来北疆西域各种少数民族的侵扰,依然团结一致,而且还不断向外同化。
民族的共同体、文化的共同体,其力量如长江黄河绵延不断,穿越了时空,从封建王朝直到智能时代。
这是我们华夏儿女的幸运。
看看如今巴以冲突战火再起,阿拉伯国家语言相同、宗教相同、地缘相亲,却并没有团结一致、齐心合力抵抗强敌,可能短期会是如此,未来也许能改观。
两相对比,更能体会到我们大一统历史和文化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