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阐释·第一章

《道德经》阐释·第一章

作者: 间世居张建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11:09 被阅读0次

    道德经阐释·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有两义,一是大道,一是言说,大道借言说而呈现出来。东方的道,一如西方的逻各斯,一指真理,一指言说,真理借言说而呈现出来。首章中的第一个“道”指大道,第二个“道”指言说。“道”是可以通过分类的方式(逻辑的、范畴的、科学的方式)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又不是最本源的那个道,即“常道”,而只是“常道”的一个方面。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名”是名词,指万物的名字,或者说是“道”的名字。第二个“名”是动词,指为万物或道命名。道可以命名,但那个命名并不是常道之名,而是对道的一个侧面的命名。命名就是对道或万物某一侧面的真理的揭示,通过命名为道或事物去敝,把事物照亮,让人们注意到。但是,照亮的这一方面并不是道或事物本身,而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特性,命名让人们注意到某一特性,同时也把其它特性给遮蔽了。因此,去敝和遮蔽是同一过程。但是,人就是在去敝—遮蔽的不断循环过程中,无限地接近道的,当然,我们永远无法抵达。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无名”是事物未曾命名的状态,这个时候,事物处于与它相关联的整体性关系中,这是人与万物发生关系的初始阶段。“有名”是人们为万物命名的阶段,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通过命名,人把万物纳入到自己的认识体系中。人就是通过命名来把握世界的,无名与有名是两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无名”是先验的,处于存在整体世界中的,是一种诗意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名”是后天的,是一种范畴学的、以分类的方式把握世界的方式。

    如今,科学主义通过一种专制的方式控制着人们的认识,科学主义有其合理性,但应该在边界之内,超过边界,就成为谬误。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让科学回到其应有的边界内,而把事物放在因缘整体中来把握,让事物如其所是地呈现出来。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边界)

        “常无”,即处于无的状态,就是从整体来看待事物,而不是用科学主义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惟其如此,才能让事物如其所是地呈现,如其所是就是事物之妙。不妙则指事物的异化状态。“常有”,即处于有的状体,就是从科学主义的分类法来认识,这样,就可以看清楚事物的边界,可以区分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而被呈现出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有名”与“无名”都出自于道,是道的两种不同存在方式,也是把握道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统称为“玄”。我们在认识“玄”的循环中,最后接近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阐释·第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wa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