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寻找一个答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每当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中就情不自禁复现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并能由衷地感到人世匆匆数十载,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此生无憾?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向经历和见识比较丰富的高人请教“人生意义”,自己也比较喜欢阅读关于探索人生意义的书籍,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梳理出自己的人生意义。而当我经历了半生的酸甜苦辣后,深深地认识到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其实从来没有唯一的答案,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蕴藏了着不同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对一件事非常热衷,通过深思熟虑反复思考后,你想将其付诸实践,变成自己的事业。于是,你征求了亲朋好友的意见,大家通过思考后,非常认真地给你摆事实说道理,最后的结论就是“你的想法不实际,让你还是好好上班。”我们在征求他人意见的时候,往往被他人左右,让自己变得十分纠结痛苦,却忽略了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热爱的事于我们而言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个阶段人生的意义。”
对此,我想分析一下亲朋好友持反对意见的原因: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环境,社会阅历,对知识的获取及理解程度不同,在大脑里形成的思维模式也就存在差异。所以,才会出现当你兴致勃勃地表达你的想法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会浇灭你的激情。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理性思维阻碍了我们自我明确“意义”的过程,他们的回答是固化在他们心中的理性思维,这些观念往往局限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及认知范围。每当这个时候,你要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所说的意见未必是对的。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对提意见的人全盘否定,让大家选择不倾听,不分析地蛮干,我想表达的是:“如果,这个计划/决定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并且通过我们的深思熟虑,反复思考,那我们就应该坚定下去,因为谁都不能决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我们自己。 况且,人生除了理性还有激情,不是吗?”
通过“大胆计划”我们找到了人生阶段性的意义,我们也有相当足的激情和信心去践行它。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却要静下心来,秉持“谨慎执行,降低预期”的四字真言,毕竟孔子也是在30岁才找到人生的志向,直到40岁才坚定地走下去的。何况我们普通人想要在短期内实现人生意义,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想要实现自我的前提必须要降低预期,而减低预期不等于降低目标,减低预期只是让我们承认我们的进步是缓慢而微小的,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接受自身的普通,才能真正地静下心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