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2290/3effcb9eef86b078.jpg)
【精彩文摘】
8、便利贴也是我们整理思维非常好的工具。
9、在日常信息中,对你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是一条微博甚至是一条评论。
10、印象笔记的高级搜索功能,甚至可以搜索到图片上的文字,为查找图片带来了便利。
11、你阅读过多少信息不重要,你输出了多少自己的观点才更重要。
12、存储不等于掌握,存储在电脑里的这些资料,如果没有被我们学习、内化、应用,那只能叫作信息而不是知识。
13、FSR分类逻辑
你可以按照“工作流Flow—经验库Stock—知识体系Reference”这种逻辑来建立笔记本组
14、给笔记加标签
①读过一本书,我更在意的是能留下什么。
②重点不在于我们看到什么,而在于我们想到什么。
③给笔记打标签,其实也是一个归纳、总结、整理的过程。
④当某一个标签用得足够多了,那拥有同一标签的笔记数量也就增多了
(标签库,即信息库或素材库)
【读书笔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2290/efb8e2e154abcd11.jpg)
学习知识就要有系统地学习,读一本书或看一门课程视频,尽量不要去资讯软件(今日头条等)上去碎片学习。
如果没有时间认真读一本书或看一门课程视频的话,就要用到整理思维工具,比如印象笔记、思维导图等,也可以用传统的手写来做笔记(手帐)。
这本书是2016年出版的,虽然有些信息已经过时了,但不影响,这本书主要是分享一种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与信息新旧没有多大关系。
〔有收获,可以关注我公号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