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遗传承里的岭南中秋

非遗传承里的岭南中秋

作者: 陆星渊 | 来源:发表于2024-09-17 17:01 被阅读0次

放假之前看到一条佛山灯会的推文,勾起心里一丝意动。灯会这种古老的习俗节庆活动,据说最早版本是山东烟台沿海的渔民所举办,纸扎的各种鱼类造型花灯生灵活现,点上灯火,黑夜里如同落入凡间的星宿,因为渔民大多照着鱼的形象制作,故此称作鱼灯会,当然,到了今天,花灯演变出繁杂的样式,已经不仅仅是鱼灯了,人们借助灯会也不再是单纯像先民那样祈求海龙王与海神娘娘的庇佑,更像是一种消遣的娱乐,供网红拍照和市民拥挤。

佛山的中秋灯会不止一处,在祖庙附近的岭南天地是古镇灯会,东方广场有八米多高的聚福宫灯,还有升平大良的鱼灯会,可惜了,我在手机上一查,没票了,只能望灯兴叹。至于这广东的鱼灯会与齐鲁沿海的鱼灯会到底有何不同,我也只能寄希望于明年有机会去探寻真相。

到不了祖庙,却能挤地铁去六公里之外的坂田星河,彼处有一座般若禅寺,或许是节假日所致,敬香的游客不多,战地并不广阔的寺院内十分宁静,又或许因为这座寺庙属于星河私家所有,这才没有被过度打扰,在门口领三根线香,拜一拜佛祖,心里就清净一些。

其实深圳可供游览的所在也有不少,大鹏所城就很不错,看看海边,逛逛古城,但想到要挤很长的公交,又放弃了,近处倒也有一些热闹,头一天去坂田天虹看了英歌舞,这种潮汕人传承下来的汉族舞,融合了南派武术与戏剧,又被称作中华战舞,绝对的岭南特色,别处看不到如此正宗,这次表演的传承人是汕头海兴英歌队,急促的鼓点中依次入场,我这个外行纯看热闹,只觉得他们队形变化繁杂,跳起来每个人都极具力量感,舞姿奔放豪迈,气势磅礴,蕴藏了时间的洗礼与凝炼,吸引了无数围观者的喝彩。

假期第二天还是在欣赏英歌舞的地方,又看到一场打铁花的表演。打铁花,始于北宋年间豫晋地区,其前身是一种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道教祭祀活动,中原道

家将打铁花作为祈福驱邪的法事,表演时场中高搭花棚,一旁有铁炉盛放融化的铁水,表演者快速击打扬起的铁汁,铁汁蹦出夜空中星罗般的铁花,颤栗夺目,震慑人心。打铁花时若有舞龙队在附近,他们必然来捧场,龙穿花,是两种传统表演碰撞出的完美画面。

与打铁花纠缠在一起的另一种非遗是火壶,在特制的铁网容器内置炭火,艺人起舞抖动使得火星透过铁网在空中飞舞,这两种依靠原始火花夺人双目的传统艺术往往跟鱼灯会一起出现,在现代文明尚未发端的古代,普通大众的漫漫长夜,这些明亮恢宏的艺术表演是人们难得的消遣娱乐。

辛弃疾在元夕词里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其中热闹景象不比今天逊色丝毫,甚至于在传承几经断层的今天,我们所能欣赏到的这些非遗表演,或许远远不如当初的精彩。

许多传统的表演都与火有关,寓意火除邪祟,百家安宁,光明与黑暗的交织里,许多节日里独有的情绪都会被勾扯出来,尤其当我挤到人堆里被踩了一脚时,情绪被放大得更浓郁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遗传承里的岭南中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yg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