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行业宏观分析;公司竞争力对比;行业发展的风险和机遇;综合评估;专家观点。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原料是血浆,人血浆中有92% -93%是水,仅有7%-8%是蛋白质,血液制品就是从这部分蛋白质分离提纯制成的。
一.血液制品行业分析
1、血液制品的有价无市
从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液制品企业,血液制品企业牌照成为稀缺资源,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高度监管,不断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之血液制品需求量快速增长,血液制品行业维持较高的景气度,使得血液制品供需日益紧张。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采浆量仅6000余吨,而实际需要量达到14000吨以上,至少需8000吨才能保证基本的血液制品使用需求。血液制品因其功能用途上的不可替代性以及人均用量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巨大差距,行业机会巨大。
2、政策推动
(1)由于安全事故频发,多地曾发生献血卖血感染艾滋病事故,2007年国家出手整顿,采浆量大幅下降,之后还发生过2011年的贵州浆站关停事件,采浆量和浆站数也都维持曲折前进趋势。直到2012年卫生部发布《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通知》”鼓励各地设置审批浆站,扩大采浆区域,提高采浆量”,政策审批提速,浆站获批速度明显加快。血浆资源拥有量是血液制品企业主要竞争力,在政策的推动下,各企业积极新建浆站,扩大采浆量。截止2015年底,单采血浆站数已突破200家,2011年-2016年采浆量同比增速基本均超10%,预计未来几年内仍将维持高速增长。
(2)2017年2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15号),正式公布了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虽然与2009年版相比血液制品品种没有发生变化,但保险报销的药品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增。药品报销范围的增加,使终端需求进一步增加,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提升。
(3) 2015年6月起,血液制品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限制正式放开,改由市场调节,打破了束缚血液制品提价的障碍。2016年,白蛋白价格稳中有升,静丙涨价约20%,纤维蛋白原经过两波涨价,累计幅度达到185%......
3、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由于血液制品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因此血液制品具有很高的政策壁垒。
(2)技术壁垒
随着血液制品创新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作为技术密集型的制药行业,对血液制品的供销和质量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对生产、质控和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积累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血液制品企业具有极高的原料血浆刚性成本,生产企业如想降低单位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一方面需具备强大研发能力以开发新产品,提高单位血浆提取的产品数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生产工艺优化以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提升,因此行业存在比较高的技术壁垒。
(3)资金壁垒
血液制品行业是高投入行业,从研究开发、临床试验、试生产到最终产品的销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设备等资源。血液制品生产使用的厂房、设施以及仓库等必须进行专业化设计,且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而且血液制品生产所需的专业设备较多,部分重要仪器设备更是价值昂贵。
(4)品牌壁垒
由于血液制品是一种特殊的药品,是以人血浆为原料而制成的药品,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可谓与生命健康息息先关。因此在消费过程中,医生和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知名度高、质量效果好、品牌声誉好的产品,一旦形成用药习惯,往往会建立起对该品牌的高度信任。而品牌树立必须经过漫长的市场考验,新品牌的竞争性介入是相当困难的。
二.主要血液制品公司价值分析
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博雅生物|ST生物
1、研发能力
研发投入可以看到企业后续的发展能力、产品的迭代,而不只是靠“吃老本”来发展企业。生物医药公司更注重研发能力,有了强劲研发资金,才能不断推出新品,让同行难以赶超。
从上表中,天坛生物的研发投入最多,其次是华兰生物和博雅生物,然后是上海莱士。
2、产品对比
血液制品的产品多样化,有利扩大竞争优势。
从上表中,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天坛生物的产品生产最齐全,其次是泰邦生物。
3、股权情况
从股权架构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上海莱士、博雅生物、ST生化的大股东股份质押的比重还是很大的。
4、浆站为王
血液制品主要从血浆中获得,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
从2016年的浆站的数据来看,上海莱士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但采浆量却没有超过只有23家的华兰生物及14家的泰邦生物,屈居第三,究其原因在于采浆区域常驻人口少。
5、2017年新批浆站,看后续发展能力
新批浆站可以为公司注入新动力,确保公司后劲十足。
表中,天坛生物重组后拥有的浆站数最多,采浆量也是最多的企业,同时也是血液制品行业中唯一的“国家队”了;其次上海莱士,后劲倍足。
6、产品批签发的对比
1)2017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情况
批签发量排名前三企业分别为:CSL 991.4万瓶占比24%、Grifols 583.7万瓶占比14%、Baxter 577万瓶占比14%。国内企业的排名为华兰生物占比6%,上海莱士6%,天坛生物(中生)6%,邦泰生物5%,博雅生物5%,ST生化(广东双林)2%。
2)2017年,静丙批签发情况
2017年静丙批签发总量排名前三厂家:泰邦157.3万瓶占比14.9%、华兰153.5万瓶占比14.5%、成都蓉生(天坛生物)146.1万瓶占比13.8%。
3)2017年,破免批签发情况
2017年,破免批签发总量约412.9万瓶,排名前三厂家:华兰125.6万瓶占比31%、泰邦87.25万瓶占比21%、广东双林(ST生化)65.9万瓶占比16%。
4)2017年,狂免批签发情况
2017年,狂免批签发总量约501.1万瓶,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38.4%。狂免厂家排名:广东双林(ST生化)105.4万瓶占比21.0%、泰邦95.9万瓶占比19.2%、蜀阳85.3万瓶占比17.0%。
5)2017年,乙肝免批签发情况
批签发总量排名:华兰生物40万瓶占比32.2%、同路生物(上海莱士)35.6万瓶占比28.7%、成都蓉生(天坛生物)17.6万瓶占比14.2%。
6)2017年,PCC批签发情况
2017年,PCC批签发总量约98.9万瓶,厂家排名如下:华兰生物65.3万瓶占比66.1%、山泰邦25.0万瓶占比25.3%、上海新兴7.4万瓶占比7.5%。
7)20174年,凝血因子Ⅷ批签发情况
2017年,因子Ⅷ批签发总量约133.4万瓶,厂家排名如下:华兰生物51.2万瓶占比38.4%、绿十字32.5万瓶占比24.3%、上海莱士30.7万瓶占比23.0%。
8)2017年,纤原批签发情况
2017年,纤原批签发总量约94.1万瓶,企业出产排名:上海莱士48.9万瓶占比51.9%、江西博雅26.1万瓶占比27.8%、绿十字(中国)6.8万瓶占比7.2%。
7、盈利能力比较
ROE的对比,泰邦最优,华兰生物是上升趋势的。
ROA的对比,与ROE走势吻合,华兰生物ROA逐年上升,泰邦最稳定。莱士、博雅紧随。
毛利率的比价,各家的毛利率都比较高,泰邦、莱士、博雅、华兰较强,只有天坛和和ST生化较弱。
净利率的对比,上海莱士的净利率最高,华兰生物和泰邦生物也突破35%。
盈利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华兰生物比较稳定,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
8、现金流走势
博雅生物明显有变化,自由现金流少,那么对公司之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
9、营运能力比较
(1)营业成本的比较
血液制品的主要成本就是血浆,各公司血浆采集成本差异造成了在营业成本中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博雅生物高达81.25%,而天坛仅为70.18%。
人工成本方面天坛高达20.66%,比华兰生物高了10倍多。
(2)运营能力的比较
对比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总资产周转,可以很好的看到该公司的运营能力,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的运营效率较高(存货周转天数降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低,总资产周转上升)。
三.估值
PEG指标比较
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Jim Slater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
四.行业发展的风险和机遇
1、原料血浆的供不应求,浆站设立受国家严格监管,如果浆站设立区域献血人员不断减少,成本不断扩大,那么将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安全采集和安全生产都将是对行业的一个挑战,每个环节都不容许出错,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人命。
3、20世纪80年代我国禁止进口除白蛋白以外的血液制品,从2007年11月开始允许进口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除此之外,截至目前未开放新的品种进口。但是目前的人血白蛋白的用量是最多的,这也就使得中国血液制品公司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同行的份额占领,这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就要看公司的生产工艺、研发能力、销售能力等能否与之抗衡,并有决定性优势了。
4、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医改覆盖率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支付能力增强,加之产品临床适用症状的增加、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血液制品市场容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5、新的血液制品替代品研发进入市场。
6、我们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血液制品进入医保行列,但同时也会压缩利润空间,这是一把双刃剑。
五.综合对比
六.专家拜访手记
Q:中国的血液制品公司知道哪几家?
百特陈先生: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天坛生物。
Q:2017年血液制品的净利润增长率都不怎么好,第三季度华兰生物净利润增长率只有1.8%,上海莱士还是负增长,对这你有什么看法?
百特陈先生:这是两票制的原因,冲击挺大的,公司需要自己增加销售人马,再加上控费,想要享受医保目录就要压缩利润空间。
Q:血液制品的毛利率很高,原因在于?
百特陈先生:这还是得益于半垄断性质和外资禁入的原因。但是毛利率更高的一些产品,如凝血因子还是要进口的,我们百特的血制品就是非常赚钱的,所以分拆上市了。
Q:1985年后限制除白蛋白以外的进口,但之后2007年11月开始允许进口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以后中国还会继续开放吗?
百特陈先生:金融现在逐步对外开放了,血制品未来不可避免,但是疾控传染的因素,可能会拖的比较久。据我所知,强生8、90年代已经在中国建厂(血制品),其他外资血制品公司目前还没有设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