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拉中学时代的形象是多面的:一方面是有天赋,学习成绩突出,能融入集体,尽可能不为政冶问题引发老师们的注意,另一方面总是身着西德的衣服上学,唯一一次反抗,因为文艺会演事件几乎被开除。这些表面的、细微的矛盾像一条红线贯穿着默克尔的整个青少年时代。问到她小时候的职业愿望时,她说做梦也没想过当政治家,她很愿意当老师,甚至当滑冰运动员也曾是她的理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7201/74100237482b8210.jpg)
但是最后她还是选择学习自然科学,准确地说,学物理,1973年到莱比锡去上大学。除了神学,要数自然科学是国家监督留有余地的领域。在那里她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生活阶段,远离父母和弟弟妹妹,远离中学和她的童年时代。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7201/90a46d7789ec26a7.jpg)
莱比锡的大学生活,默克尔今天的描述是“以学习为主,基本无忧无虑的时光”。她非常合群,也喜欢旅行,常和她后来的丈夫,在平行班学物理的乌尔里希·默克尔一起出行。在物理学生交流项目中他们一起去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这是默克尔一直喜欢俄罗斯的主要原因,毕竟少女时代最美好的回忆都在那里。
他们一起参加聚会,一起跳舞。物理系每星期举行两次迪斯科舞会,到第二天上课时总是昏昏沉沉。如今在电视谈话节目中,默克尔很乐意谈她当年当调酒师积累的资本主义经验:在生俱乐部有一个临时吧台,她常站在那里调制“樱桃威士忌”,能挣不少钱。别人回忆应该是伏特加而不是威士忌,因为民主德国时期伏特加供应充足。她说调制鸡尾酒所需的配料是她自己白天乘电车找遍全城买来的,她认识乌尔里希·默克尔也是在这个酒吧里。在大学里,她也知道的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怎么说呢,在游泳池边,她思考了40分钟,还是勇敢的跳了进去,学会了游泳。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7201/65b29136e87a2b58.jpg)
1977年,23岁的她跟比自己大一岁的物理系学生乌尔里希·默克尔结了婚,乌尔里希来自弗戈兰,是工厂主的儿子。大学毕业后默克尔夫妇搬到了市中心玛丽恩大街的一套小住房里,离柏林墙不远。“泪宫”剧场也在附近,那里是去西柏林的过境点弗里德里希大街火车站。但结婚之后两个人好像少了很多共同语言,乌尔里希·默克尔特别爱安静,喜欢独处,而默克尔属于那种骨子里有点小反叛的精神,不怎么安于现状,朋友也比她丈夫多,矛盾积累到最后,她毅然搬出家,选择了离婚。在她以后的政冶生涯中,她也是如此,一但想明白了一件事,就会选择果断行动。
她的少女时代在1978年进入东德物理化学中心研究所后结束,直到1990年,她在这里工作了12年。 在12年的职业生涯中,默克尔始终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小学者,看不到什么前程。直到12年后,两德统一进程加速,风云突变,是谁在冥冥之中抓住了命运之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