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出路的时候,自然会想从书中得到力量。没有头绪的开始时,自然认为书读的越多越好,可是读完后什么也记不住,心情变的压抑起来,但这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也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后来研究读书方法,记忆方法,花费了很多时间,到现在为止,在这些能力上只能说自己有一点点提升,心态可以保持平静才是最大的收获,不再盲目认为书读的越多,对自己越好了。
算过一笔账,假如计划一年时间看100本书,那么大概一星期就要读两本书,一本书按12万字算,每天就要读4万字左右,每天花费多长时间就因人而异了,毕竟有人阅读速度快,有人阅读速度慢,读的快的人可能一个小时就读完了。
我最开始也想一个小时读完的,后来发现自己的速度根本无法达到,精神状态非常好时,也只能三个小时达成四万字的目标,不过最终只坚持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读了33本书,因为自己从这里面得到了思考能力,自然也就不再这样强迫自己按照开始的计划去读书了。
再计算一下时间,一篇两千字的文章,明明花二十分钟可以详细看完,而你却觉得这根本不算是一个整块时间,刷视频时才觉得过瘾,自以为从视频中得到的思想会更有意义。其实一个新闻可能就两三分钟的时间,有时你又会忍不住多看几个,看几个后又觉得看的不过瘾,想看看别人的评论,二十分钟很轻松就过去了,这时候想花一个小时去看书,这个自己认为是整块的时间,但执行时又觉得精力不够,最后连一篇文章也没看完。
现在我认可了这句话,人确实应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但不是要随着别人的想法走。我应该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子,不是他们一句话决定的。他们怎么知道我适不适合学习,我就是学不明白怎么办,又怎么知道适不适合结婚,他们又不了解我结婚对象,再说生孩子,他们更无权决定了,毕竟他们又不会给我养孩子。
你要根据你自己的兴趣选择什么时间做什么,没兴趣的话就想办法花时间培养一个兴趣,如果你说你生存都困难,哪有时间找兴趣,那你就先去学习如何让自己生存,毕竟除了你自己,没人能真正帮助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