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媜
近些日,惊觉自己已独自度过数年的时光,沉默已成一种习惯。尤其是在单位中,我几乎就跟不存在一样。我已变成一个只默默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隐形人,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人和事,好像就从世界上消失了。
这种人生状态我是否满意?起初我是不满意自己的。也想打破沉默。后发现打破沉默的不适打破了我沉默时的舒适,我又回到了沉默中。原来多年的沉默已使我养成了一种适应的心理。
我现在想,沉默保护了自己。也不错。我需要好好的享受这种沉默,而不是破坏掉它。
我常常想,如果我死了,谁会哀伤?好像除了我儿子,没有人会受到影响。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对好多人和事释怀了。我死了,最多被人们暂时的缅怀下,议论,充其量单位给点慰问金。然后,别人的人生照旧,又嘻嘻哈哈地过起小日子。而我的儿子的人生却不能再照旧。他会成为了孤儿。彻彻底底的孤儿。当想到这些时,我就在单位变得更加沉默。除了本职岗位,我不想主动参与任何无意义的事情。不想当先进,不想竞争,不想争优。当听到有人评不上优秀,找领导理论时,就觉得搞笑。真是无聊。
年龄近五十。五十不惑有其道理。经历了人世的心酸,人性的险恶,看透人生。但这绝不是消极。而是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情。再也不会让无意义的人和事消耗自己的能量。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悲惨之人。中年丧夫。渴盼亲人和朋友应该主动关爱自己。在经历失望和绝望后,彻底醒悟。我从心里就对自己说,你不是一个悲惨之人。为何失去丈夫就悲剧?世界上失去丈夫的人很多,难道都过得不幸?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再者,凭什么要把自己活成一个悲剧角色?人死了就死了。谁不死呢?早晚都得死。那既然这样,就好好地活着。不要指望他人来关爱自己。自己爱自己才最重要。我开始彻底得摆脱仰仗他人的思维认知。我开始接受有些人因为老公离世,而变得渐行渐远。
有些人就是生命中的偶遇。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出现,是彼此的需要契合。但人毕竟都先是爱自己的。没有人会把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想到自己也不是伟大之人,也会如此。换位思考,我就体谅别人。但是苦难换真情。对那些变得越来越陌生的人,我再也不想去主动靠近。我比对方还要陌生,距离对方更遥远。活着,就是要这样有骨气。必须有尊严地活着。
我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独。也变得越来越享受这种沉默和孤独。我把自己放逐在书籍的世界中。书籍把我和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形成了一个屏障,隔绝了与世界的接触。也隔绝了冷漠和疏离。在书籍的海洋中,我被里面的美,善滋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