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开心今年小学四年级,平时写作业不用我催促,晚上都是写完作业才去客厅吃饭,任凭我和奶奶喊他多少次,他始终坚持要写完作业才吃晚饭的信念。考试成绩,虽然不能每次都是第一,也是稳定地保持在前面。我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
直到上周五,老师拍了一张开心的作文发给我。我顿时懵了,字数没写够,语句表达不通顺,逻辑混乱。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学习上太松懈了。我需要和孩子来一次对话。
正好,儿子的周末作业有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最…的人。不出所料,儿子又要在作文前呆坐半天。我告诉他:第一,想一想你想写谁。第二,想一件具体的事情来验证你的观点。儿子想了半天,都说不知道写谁。我提示他说:可以写身边的人,也可以你敬佩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儿子马上想到了钟南山,并说需要查阅资料,让思路更完整。正当儿子资料查的差不多的时候,他又重新读了一遍题目:写一写你和他之间发生的事情。儿子又迟疑了:我和钟爷爷没见过面,怎么可能有事情写呢。我首先表扬了儿子再次读题目的行为。避免了作业写完跑题的尴尬。然后,儿子又陷入了写谁的困境。
这时,今天的重点来了。爸爸说:“你可以写妈妈,工作到深夜。”儿子想了想,说:“可她回来都是先刷手机,再干活,所以才会到深夜也干完活。”我瞬间愣住了,问一句:“那爸爸呢,爸爸陪你打篮球呀”。儿子接着来了一句:“爸爸回家就开电视。我不喜欢打篮球,是他逼我打篮球。”我和爸爸瞬间都石化在现场。儿子最后说:“我还是写写奶奶吧,我的奶奶最勤劳了,家里的活都是她在干。”
我和爸爸无话来反驳,家里的家务付出最多的就是奶奶。我每天下班累的坐在沙发上实在不愿多走一步,爸爸也是,上了一天班,回家就想坐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缓解上班带来的压力。可是,我们辛苦付出的样子,孩子没有看到。他看到的却是我们最疲惫,最懒惰的一方面。我给爸爸说:“以后,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家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传。”孩子爸爸没有反驳,看来孩子给我们上了真实的一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