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教育,只要用心
中国教育不喜欢莽撞和浪漫

中国教育不喜欢莽撞和浪漫

作者: 李颖千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17:49 被阅读41次

    我在学校是被从小打大的。

    不会背九九乘法表,打!

    老师讲解过的题目第二次做依旧错了,打!

    自习课被发现聊天说话,打!

    也在极其偶然的时候,亲眼见到初中班主任掐着班上的小胖子的脖子,把他牢牢摁在墙壁上进行严肃教育。

    毛爷爷说枪杆子下出政权,我小学和初中的老师们大概是坚定奉行了棍棒下出学子的信条吧。

    初中班主任是全校公认的优秀数学教师,进她的班级是需要走后门的。

    我有个远房亲戚当时是那个学校的副校长,爸爸给他送了一箱土鸡蛋,我就顺理成章的进了她的班级。

    初次见识到她的铁腕手段是在开学一周之后。

    一道数学选择题,她之前在习题课上详细讲过一次。后来阶段检测的时候,班上超过一半的人又做错了。试卷讲解课上,她黑着脸,让做错题的人都站起来,伸出手掌。

    她的教鞭很细,也很直。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只有教鞭与空气耳鬓厮磨的尖叫声、教鞭与皮肉的碰撞声不绝于耳。

    她打人的手速很快,如果不是那股钻心的疼痛焦灼地在手心迅速蔓延开去,你都没法反应过来你已经和教鞭亲密接触了。

    也正因为那股焦灼的痛感,我很没出息地被疼哭了。

    那个时候,别说投诉了,就连家长也是要瞒着的。毕竟是自己做错了题目,挨打也是自己活该。我眼中蓄着眼泪,边吹通红的手掌边想。

    逆来顺受是我能想起的概括那段师生情最形象的词汇。

    就这样在她的魔爪下顺利活了三年。班级范围内的挨打次数数都数不清,再加上班级里有那种家里有钱任性的小混混,三天两头给她找麻烦,记忆里她的脸都是黑着的。

    每个人见她都像小鸡见老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无声地吃了。

    唯一让人庆幸的是,在她的雷霆手段下,我们班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

    家长都说,“优秀教师”称呼真是名不虚传。

    在多数人眼中,“成绩”是衡量教育成功的唯一度量衡。唯成绩论扎根于每个家长、老师、学校的心中,似乎有了优秀的成绩,就可以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没有人觉得的这样的思路有错,即使有人辩驳有人反抗,一场高考就能把所有辩驳压入尘埃中。

    你看,就连国家制度,也在承认“唯成绩论”的正确性。

    大学英语课,有一个英语小组选择了“教育”作为Duty Talk的主题,他们放映了一部名叫《录取通知》的外国电影。该片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因为不满国家教育制度而自创大学,并探索自由教学道路最终得到认可的故事。

    电影是部喜剧,但看到最后,似乎并不那么惹人发笑。

    原来对于教育制度的抗争,不仅仅局限于中国。

    百度百科告诉我,教育指的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

    教育教育,教书和育人应该是并驾齐驱的。

    前些天我在人民网看到一篇论述中国教育弊端根源的文章,作者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端不在应试,而在于泛政治化、缺乏学术思想自由、民主宪政和公民教育的缺失。

    文章构词严谨晦涩,简言之,就是说中国教育趋于政治,缺乏自由,缺少正确的道德和学习主动性的引导。

    刻板的应试教育逼迫着学校为了升学率采取非常手段,高压长时间的持续学习赋予中国学生的是窒息式的压力和束缚。高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能算是更好的跳板,而只是暂时的解脱。

    但单方面的批驳教育制度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公平。浮躁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激烈的竞争,在无法精准挑选人才的快餐时代,一纸文凭成为才能划分的重要界限。

    每个人都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厮杀,每个人都急切地需要那张浅薄的文凭来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说来残酷,中国教育逐步扭曲的趋势,和这种畸形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现实不是电影,没有人能有勇气冒法律之大不韪,去私创一所学校来探索所谓的自由式教育。

    浪漫和莽撞不属于这个时代,理性和残酷才是现实的尊者。

    人民网的文章指出:“教育很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人的独立思想,创新和人文精神,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尊严,把人的创造力量和人性善诱导出来,而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教育最终的目的并非“取得功名”,而是创造新鲜思维。

    教书是旧知识的传承,而育人则是退陈继新的创新。

    先立人,而后立国。道理清晰而透彻,改革却仍需缓缓图之。

    上海浙江高考制度的试点改革在这一年中饱受批驳,反对的声音多来自应届毕业生。

    崭新的制度陌生的计分方式,让毕业生和家长陷入前途迷茫的深切担忧。

    但改革势在必行,试点缓缓图之也无可厚非。毕业生所诟病的教育改革很可能能给中国高考带来新的生机。

    而大众的不愿接受或许也正反映了10多年保守教育的弊端。

    近年来,幼儿蒙氏教育理念方兴未艾。

    蒙特梭利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越来越多的中国幼儿园投入蒙氏教育中国化的探索。

    但蒙氏教育理念的实施需要极其专业的老师、齐全的器具设备、轻松自由的环境。这也直接导致了进入真正的蒙氏教育指导的幼儿园需要高额的学费。

    但这至少是一个好的趋势。中国式的填鸭教育正在尝试追求自由,引导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以“不教的教育”为特点的蒙氏教育或许能发掘孩子无限的创造力。

    前几天看到还在读幼儿园邻家小男孩,他拿着学校里下发的变形玩具,快捷地变换着各种形状。

    那是我这个寒窗13年的大学生所没有的技能。

    谁知道未来会是谁的时代呢


    图片|网络

    文字&排版|李颖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不喜欢莽撞和浪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lb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