瞑眩(ming xuan)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
《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关于暝眩有好些条文,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又如“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如冒状”,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药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我不是中医,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想到的不是疾病,而是我们在平常的学习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比如我们开始改变自己了,开始学习或者是修行成长自己,总之是各种的学习。可能我们会发现刚学习一段时间以后生活状况反而还不如学习之前,也就是说,所有的状况变得更糟糕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会产生质疑,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我学习了,自我成长了,为什么还不如从前呢?为什么状况会越来越糟糕?
今天看到这个词才真正的明白,这就是“瞑眩反应”,我们认真学习了,努力成长自己了,那么就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想在自己身上的陋习挑战 ,可能积恶已久的陋习,也会和我们也会对抗。
于是往往在这种时候,我们就会放弃了,你看我认真学习、认真修行自己,可是状况变得更糟糕了,所以我只能放弃。
很多时候我们就在这个时候放弃了,也许这样我们就真的没有机会,去掉自身那些不圆满的模式了。
之所以对这一个词特别有感触,是因为我最近自身的状况。开始了认真的学习,努力的想成长自己,可是我的现实状况变得非常糟糕:身体状态不好,金钱由手有余粮到负债累累,人际关系也是越来越孤独……
所以我在困惑为什么认真学习努力成长自己,却越来越糟糕?在犹豫是不是还要继续学习下去?
直到今天看到这一个词才明白,原来我现在是出于瞑眩反应期,所以我要坚持下去,要更加努力精进的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