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都会有几场让人怦然心动的约会,可是我总是错过,说明心还不够诚,修行的意愿还不够强烈。
此时坐下来,翻开周五晚上的读书会分享群,爬楼梯认真学习。
来自于长垣的颜值与才华比翼齐飞的张爱敏老师,分享一本《走进生命的教育——教练型班主任的专业修炼》(作者梁慧勤)这本书。张老师的分享很有见地,主持人是来自于洛阳的席延飞老师,暖场、串场水平不一般,二人黄金搭档,让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学术气息,满满的知识风暴扑面而来。
有些观点很有见地,甚合我意,有些小工具实操方法很接地气,几乎“拿来”可用。
一、光源行动
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张爱敏老师在自己的班级所开展的“光源行动”。超级有爱心,超有实操性,超有智慧力:
在班级内部创造社群,根据人数分为若干个学习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特设三个角色,分别是教官、天使和星探。
教官:担负起鞭策、监督的职责,比如提醒小伙伴们晨练、诵读,及时提交作业等等。
天使:负责给同伴们给予疼爱与呵护,能经常看见同伴,并回应同伴,让美好在班级内流动、传扬。
星探:总能发现同伴身上的光芒,且能创造不同的机会“捧红”同伴。不抛弃任何一个同伴,坚信最亮的星星就是自己的同伴。
读到这里我是真心的佩服张爱敏老师对教育有着怎样的热情,对学生有着怎样的挚爱,才能如此匠心独运,创设出这样的光源行动!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班级中都可以成为发光的光源,能照亮自己,照亮别人,照亮班级,照亮自己未来的人生路。
学生们都有自己的角色了,那么老师呢?教师可以随时“变身”,身兼三职。学生也可以在三种角色中依据时间或机会切换。
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在场,每一个个体都该有责任和担当。
如果能以学生为“托”,来充当“光源”,引领、带动学生积极的表现,不再简单的以“要求”的名义,不再粗暴的用“班规”来奖惩,同时善于借力学生,以示范带动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场域在润泽的教室里悄然发生,用正能量来推动正能量,实现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的班级就指日可待了。
二、克拉克教师
有这么一段让人心动的对话: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克拉克老师看见某班门口的垃圾桶里站着一位学生,他正被老师罚站,面壁思过。于是,克拉克老师主动上前,与学生谈了起来:
师:嘿,发生了什么事?
生:老师说我学不会,所以我应该跟垃圾一起被扔出去。
师:我是克拉克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哈德里·克雷格。
师:很高兴认识你。(与学生握手后,停顿了一会儿)很抱歉,我太健忘了,我叫什么名字来着?
生:克拉克老师。
师:哦,瞧见没,你刚刚就学到东西了。
(根据全美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真实事迹改编的美国电影《热血教师》中的一个场景)
这就是平等,这就是爱,这就是“看见”,这就是被鼓励。
克拉克老师的做法可以让那个孩子感觉到被看到,被关注,这样,他的内心会有安全感和对班级团队的归属感潜滋暗长。
我们试想一下,若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被接纳、被支持、被呵护,则孩子的归属感就会爆棚,内驱力就会被唤醒,潜能也会被激发,进而能迸发出强大的内在成长的洪荒之力。
照这个态势继续发展下去,问题学生就将成为“历史”,我们将从对问题学生的无计可施过渡到灵活应对的游刃有余,从忙碌于日常琐碎转变为轻松带领,就能够修炼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和“精神关怀者”。
三、角色转型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
世界上没有无法沟通的学生,只有不善变通的老师,所以,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常见到班主任(任课教师)习惯于用指挥的方式,习惯于做学生的保姆,习惯在孩子面前当裁判、做警察,久而久之,焦虑、疲惫纷至沓来,甚至会产生无力感乃至挫败感,喜悦感自然无法聚拢到身上。
若能从自身角度出发,尊重内心的真实想法,常反思,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能保持心态平和,不再焦虑,不再愤怒,善用换位思考,遇事能追根溯源,就容易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以教练型的班主任能够依靠个人的魅力,超前的心智模式,超高的精神境界来影响学生、唤醒学生、引燃学生。
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教练型老师也会每日三省吾身:1.我想成为怎么什么样的教师?2.我想我的班级成为怎样的团队,3.我想我的学生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是啊,要想成长,哪里都是道场。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有能对准学生这根弦,才能演奏出师生之间最幸福的乐章,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关注孩子日常的生活点滴,毕竟,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而日常的生活点滴就是写作的源泉,成长就在这样的日常流淌潜滋暗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