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69279/62e9418e53e7bbe3.jpg)
“如果您还不相信我,那就另找别人吧。我没空去你那栋陈腐,肮脏的老房子,看那些发霉了的家俱。”
奥德曼用带最黑色小牛皮手套的手挂断了电话。他重新靠在雪白的单人沙发上,抬头望向对面墙上那些肖像画。
这女人真不可理喻!女人对他总是难解之谜。
他的目光从一副画像移向另一副,那些也都是女人——画里的女人。她们的眼神告诉他,她们理解他,就像他理解她们一样。
应该说他更懂那些画。这点,无论是卢浮宫的馆长还是圣彼得堡的富商都不会有异议。
但那只是他表露出的一部分真实,另外更多的就挂在这十几米高的四面墙上。它们让他感到心灵的充实,让他一扫对电话里那个女人厌恶。他舒展了眉头,摘下了皮手套。
以前看的高智商犯罪影片都是从罪犯或警察的角度描写的,而这部《最佳出价》却是从受害者的角度来讲述的。就像从厨师和美食评论家切换成了食客,对一道菜的感受变的更真实,有了更多的层次。
除了扑朔迷离的情节,新奇的古董和医学知识,让我在观影的时候有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这不是看这类影片该有的感觉。
通常这类影片都是带着思考的快感,对知识和技术的叹服,夹杂着一些视觉特效——像《魔术师》那样。而这部不同,虽然也有浪漫和同情,但却是完全不同的。
作为主角的受害者奥德曼先生并不值得同情。
他应该说也是一名罪犯,他是有执照的“罪犯”----一名古董专家,拍卖行的顶级拍卖师。他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内幕消息,托儿…...合理合法地欺骗,赚取巨额的利润。比如用25万买下800万的画,或者把几十万的古董当废品免费收入囊中。这是不出能让人联想起许多行业?
他也确实这么干了。不然怎么能有一整个房间的名贵画像,而那只是他用来填补精神空虚的小小爱好。对于衣食无忧的他,丢失那些画作就像孩子失去了他全部的乐高积木,你可以说这回眸了他的人生,也可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同其他值得一看的影片一样,《最佳出价》的结尾给你留下了许多回味的地方:他们是怎么完成的骗局?他会报警吗?他会和女主再见面吗?最后坐在轮椅上的他在悔过吗?对于那些骗了他的人,他是恨还是心心相印,甚至有些恋恋不舍?
如果是讲“报应”,那是国产片,如果讲“复仇”那是好莱坞,如果他和女主再见面那就是迪斯尼了……幸好这一切都没有。
最后留下的只是一点淡淡的同情,不是对于他被盗的那几百幅名画,而是对他失去的虚幻爱情,或许那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