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团小暖
来源:公主号 团小暖
01
在眼花缭乱的又一季马拉松赛事中,引起我关注的却是2起参赛者猝死的噩耗。
10月20日,全国各地有近40多场马拉松比赛鸣枪起跑。其中两场比赛中,有两名跑者先后猝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
“2019龙口国际马拉松”的半程赛道上,跑者张某某在20.5公里处出现身体不适,口吐白沫,虽然急救志愿者就在身边,赛道上的医护人员也及时赶到,但倒在跑道上的他已经失去意识,最终离世。
而在“2019荆州国际马拉松”赛上,据现场参赛者透露,半马跑者张某某在距离终点处100多米处,已经被志愿者发现状态很不好,志愿者迅速骑电动车前往搜救,但该跑者仍执意要继续比赛,结果跑了几米后,口吐白沫,失去意识。尽管医护人员在一分钟内进行了心脏除颤,依旧未能挽回……

02
近年来,马拉松之风盛行,全民狂欢下,马拉松赛事更像是一场盛宴。各大媒体,大V们用“自律”,用“努力”来刷屏,似乎不跑个马拉松,晒个证书,你都觉得羞愧,你都觉得自己不自律,不努力!这其中商业利益是背后最大的推手。
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短期内井喷的原因,除了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国家对于赛事申办的松绑,随后社会资本大量涌入这个市场。更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推动。
除了赛事本身产生的报名费、体育赞助等收入,马拉松经济还包括酒店收入、电视转播权收入、新媒体营销收入,文化、旅游、消费等一系列收入。
同时还带动了整个路跑产业链,装备上从头到脚:遮阳帽、运动耳机、眼镜、运动手表、速干衣、智能手环、水壶、运动鞋等等,另外一系列的运动相关的APP也应运而生。
热钱所到之处,必然乱象横生。
03
众所周知,马拉松是一项长时间、长距离的剧烈运动。人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下,心脏耗氧量增加,心肌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劳损。
马拉松是人体极限运动,极限运动也就意味着,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运动。
日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知道自己体能的极限在哪里,就贸贸然、随大流参赛,甚至在已经不适的情况下,还在盲目坚持,发生意外情况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尤其是半程马拉松,最后2公里是人体的极点,也是猝死频发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此时,如果不考虑个人实际的身体状况,只一门心思想着“坚持下”、“冲一冲”,心跳和呼吸会极速加快,并且肌肉无力,更增加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马拉松”这项极限运动没有敬畏之心。
04
我自身也是经常跑步,并且常常混迹于各马拉松大神中,也不只一次被建议过:可以做专业训练,去挑战半马。
我从来都是笑笑,我跑步只是因为喜欢,不是为了竞技或者挑战极限。挑战极限这种事情是要考量自身实力的。
我知道自己体能的极限,大概就是在不间断跑10公里,间断跑20公里的水平,这还是通常由大神带跑的情况。
如果我去尝试半马,以我的体质和体能,大概率是要出状况的。而这就完全违背我跑步的初衷了。
所以我很坦然于:每次我一半没跑完,大神已经折返;我并不知耻而后勇,也不会给自己盲目定下4分、5分配速的目标。我依然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能力范围内慢慢进步。
坦然地接受并且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其实没有那么难!有时候,你在自己不擅长的某一方面,和自己较劲,用力证明自己的样子,真的很辛苦!
05
我依然很佩服那些攀登过高峰,潜过深海,走过南北极,挑战各种极限的人。
但是我同样依然固执地认为:生而为人,先对自己负责。
挑战自我的背后,是盼你安全归来的家人!
马拉松的终点,不是送进医院,是安全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