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罗胖60秒的题目是“心理饥饿感”,罗老师说,在一个微信群看到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在吃自助餐的时候能不吃撑。你看,我们这代大部分人肯定是饿不着了,但是我们往往还是没能摆脱心理上的饥饿感。那为什么敞开吃也能不吃撑就是成熟的标志呢?这说明你在内心深处充分相信资源是充足的,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不只是思想上相信,而且是本能上彻底相信。
今天我想说说我自己,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感衍生出来的伪学习。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在真正地学习,而是在贯彻‘知识囤积’这个毛病。
我在‘得到’订阅了几个自己很喜欢的专栏,
其中有一个是‘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专栏。这是一个很棒的专栏,真心觉得何帆老师设置得很好,每一篇的内容得很精彩,推荐的阅读书目也都相当值得一读。
专栏刚上线的第一周,我没有订阅,主要是因为已经订阅了好几个专栏,感觉精力实在有限了,担心再订阅会没有时间学习。但是连续几天在一个微信群里读到网友的分享,因为是别人的分享,担心不马上学习就会错过,所以每一篇阅读起来都非常认真,还专门做了笔记,甚至还把文章打印了出来。
越读越觉得有益又有趣,到了第二周我开始正式订阅‘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专栏,信心满满、满怀憧憬地下决心要跟何帆老师一年读懂300书,或者至少也是要读完50本精读书目。
但是,今天,当我打开‘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专栏的时候,才意识到我已经好几天没有打开它了。别说是何帆老师推荐阅读的书没有读,就连专栏文章本身也是落下了好几天没有去学习了。
其实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懒惰的人(也有可能其实自己是一个勤奋的懒惰者而不自知),之所以落下了,除了事太多而时间有限以外,最主要的可能‘囤积’的心理造成的。总觉得放在那里是跑不掉的,想学随时就能学,先暂时放一放没什么的。急急忙忙地先去干别的事,去收集新的学习内容。结果自己成了一个勤奋的懒惰者。
吴伯凡老师在《认清伪学习》这篇文章里谈到:
当我们拿着手机躺在床上,浏览朋友圈的时候,你也会时不时发现新鲜的东西,其实那是旅游的心态,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怎么办?你自然会有一种将它纳入你的记忆中的欲望,当然其实你用不着,你只需要把它Mark一下,存到你的手机里,这个时候你获得了某种快感。
为什么会有快感?是因为你有知识焦虑,你有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匮乏感,你也有一种隐隐的恐惧,这样一种收藏行为只是缓解了你的焦虑而已。严格地说这不叫学习,因为你现在并没有体会到一种危机感、挫败感,你没有在做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你只是觉得新鲜而已。你把这种东张西望,以及在东张西望当中获得的某种新鲜感当成是学习,你以为你收藏下来了,但收藏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
最近业余时间连续学习英语接近一个月,虽因基础太薄弱而进步不大,但已经对学习英语有一些体会,慢慢地在进入状态中。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把学习的范围收缩了许多,尽量少做无谓的追逐。
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害怕会错过什么,不要一味地去追逐却从未真正学好什么、真正的‘得到’什么,不要做一个时刻勤奋的懒惰者,要关心自己真正能学有所成的是什么。否则,想什么都不错过,结果可能就是什么都错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