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爸又生病住院了,看着日益消瘦的老父亲,心疼的不行。可是,又是无能为力。没有病疼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现在医疗技术那么发达,生个病啥的怕什么,科学有办法。但是,真正自己或家人生病了,你会发现远没有那么简单。很多病,可能不会马上致你于死地,但是要完全好起来也不可能。再发达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如神仙般药到病除。所以,很多人都要终身与病相处。
刚好是假期,我自告奋勇说,今晚我来陪床。现在的住院条件倒是比前几年好了很多。到处宽敞明亮,空气也比较清新。多少对病人、家属都有些许安慰。还记得十几年前生大宝时,在那医院住了近十天,到处那个挤、闷,让人直想逃离。
同病房的还有两个大爷。其中一个说话好像说不太清,在陪护的看样子是他老婆,整天乐呵呵的,也很热心,也常常对老头骂两句,老头也不回话,似乎早已习惯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另一个大爷是下午来的,陪护的应该是他儿子,爷俩长得蛮像,精瘦精瘦的。儿子戴副眼镜,很斯文,还带了一个手提,在闲下来时要工作,看样子应该是在哪个单位上班的。
也许是有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所以彼此相看都有点亲切的感觉。
老爸的针打完了,我就到走廊上休息,看着时不时有病人的亲朋好友来看望,或提着水果,或提着牛奶。
生老病痛,每一个人都逃不过。不管你是富者,抑或是穷者,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一个平民,在这一点上似乎都是平等的。但是,看待病痛的态度却会很不一样。
有的人很坦然,有的人很恐慌,也有的人很愚昧。愚昧是因为无知,例如不信医院,只是一味地迷信,最后耽误了病情。恐慌一半是因为无知,一半是因为修为不够。坦然,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只能说是一种努力修为的目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世事洞明后的领悟,这是一种历经各种磨难后的宽厚与淡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