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
我们的现在到底是过去的人生经历造就还是其他决定的?我们的人生课题究竟是什么?
对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阿德勒的名字如雷贯耳,因为他是和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三大心理学巨头。那么,阿德勒的心理学主要讲了什么?
阿德勒的心理学讲个人的自主和自立,拥有改变人生的力量。它鼓励我们过自己选择的人生,拥有迈出一步的“勇气”。这其中,勇气是人们在追寻人生意义中的关键词,也是决定人生的钥匙。
它告诉我们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正确面对自己的缺陷,它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束缚看起来是客观的,实际上是主观的、心灵的,试图让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重获心灵自由。
我们的人生始于不完美,人类因为自身脆弱,所以组成共同体并协作关系中生存。
人生的道路是自己找寻的,而不是别人告诉我们的。
我们因为害怕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因此在意别人的评论,若是如此,那你即便成功也只能说你为他人活。
同时,它告诉我们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而且别人如何对你,都是自己造成的。这是针对你的行为,所以首先必须由你来进行阻止。
它还告诉我们“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这本书中说,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只有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才有幸福的可能。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见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他创作的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采访集《16岁的教科书》系列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
摘抄金句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决定你的生活方式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自卑感,但它沉重的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
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当人能够感受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阿德勒的几个重要而颠覆性的观点
1、否认心理创伤
精神分析疗法认为过去决定了现在的你,而阿德勒则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如何解读经历决定了如何行动来改变未来,也就是“未来未定”,因此说阿德勒是很具有鼓动性和正能量的“鸡汤”。
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2、一切烦恼和幸福都来自人际关系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自卑感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
阿德勒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3、阿德勒让我们聚焦当下
阿德勒主张关注眼前和当下,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可能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
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我是一切的根源和钥匙,感谢图来自阿媛分享阿德勒让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当然我们的幸福和快乐也很大程度来自人际关系。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现在才是我们拥有的,活在当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自己的小行星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愉悦自己,更好的、更合适的词儿叫做"悦纳自己"。与人和谐。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这一生为这个理想奔忙和努力,不愧自己的心。
总结有勇气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过的更幸福,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如何减少烦恼呢?
—,放弃竞争,自我成长,没有必要战胜他人。
二,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成为他人的伙伴,在别人陷入困难时,你愿意随时伸出援手。
四,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将对世界看法截然不同。
五,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
· 关于愤怒
怒气总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凡事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意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 关于选择
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选择都在于你自己。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先要改变生活凡事需要很大的“勇气”。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
· 关于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刻意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有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自由选择。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
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者现实无法改变。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
不想成功,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就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的辉煌业绩的人,这些都可以成为优越情结。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自大是有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自卑感人人都有,本身不是什么坏事情。
无力的存在活在世界上,摆脱这种无力状态就有了欲求 追求优越性
自卑情结 – 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和自己比较就可以,不断前进即可。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和别人的比较,而是和“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超越自我
· 关于竞争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理想自己”的比较。
关于人际关系中的“权利斗争”与复仇。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式在挑起“权利之争”。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对方只是想要挑衅你,通过权利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
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会有些误入歧途 、逃学、甚至或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爱的课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恋爱,而另一个是家人,特别是亲子关系。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出在同一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的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 课题分离,谁的课题
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在赏罚式教育下会缠身过这样一冲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的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赖的关系。对孩子的闭居状态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而且,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我随时准备给与援助。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的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然给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认可欲求,人际关系中的烦恼集中在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寻求这种认可。
赏罚教育的影响 – 认可欲求,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系“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 它必须考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重去才能够得到。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是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的生活。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这种勇气,人际关系一下子变得轻松。
· 平等即横向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责难对方。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步入了权力之争。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你?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第,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倒想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对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不居高临下的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的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之为“鼓励”。
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 – 共同体感觉,积极参与到共同体里面才能得到。
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自己主动去面对人际关系,不是去考虑这个人能够给我什么,而是考虑我能够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只有付出了才能找得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不幸之源在于人际关系,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阿德勒不是改变别人的心理学,而是改变自己的心理学,这一步由自己发起,而不是等别人变化。
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越是得到别人的表扬,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首先进行课题分离,接受差异性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
有价值就有勇气。
不要评价他人。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人生谎言,设立各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
弥赛尔情结 – 想要透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陷入的优越情结。
在分工社会中,利己发展到极致就导致利他的结果。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关系都看成“横向关系。”
自卑感来自于纵向关系,建立“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就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 幸福即贡献感
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