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卡卡读书”。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理直气壮而又有技巧地拒绝父母催婚。
点击保存高清大图 方便学习分享1
最近几年啊,出现一种新现象叫做“租对象”,就是那些回家就要面对父母催婚的年轻人,通过租赁的方式把“假对象”带回家。
这事听起来有点荒唐像是在开玩笑,可实际上,在网络调查中,有将近两成人都愿意租对象回家,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也都真实存在着租对象的交易。
其实这些租对象的年轻人也挺难的。他们一方面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不愿意将就,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让父母失望,所以只好出此下策。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不能忤逆父母,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我们成年后仍然以此为准则。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即使父母催婚,干涉我们的人生安排,我们仍然觉得不能拒绝他们,不然就太自私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要讨论一下:如何理直气壮而又有技巧地拒绝父母催婚。
2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她的《原生家庭》一书中,提出了“自我界定”的概念。
“自我界定”是指,我们应该撇开父母的灌输和影响,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同时,她又指出,自我界定绝对不是一种自私。
很多人不敢在父母面前维护自己的权利,表面上看是孝顺,实际上是他们混淆了自我界定和自私之间的差别。
所谓的自我界定,就是分清楚自己和父母的需求。你只需要负责自己的需求,不用为别人的困扰负责。
一个帮助你进行自我介定非常简便的方法是转换主语。就拿催婚来说吧,通常我们都认为,“爸妈很生气,是因为我没有成家让他们失望了”。
但实际上,如果如果你转换主语,你会发现这件事情本质是“爸妈很生气,是因为他们想让儿女成家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他们的情绪应该他们自己负责,而我要做的,对找到一个对的人共度余生的需求负责”。
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转化,这个动作帮我们划清了问题的归属,前者责任在你,而后者责任在父母。这个时候,我们就清楚地知道真正需要做的是什么,而不是自己坐在一旁焦虑。
进行自我界定后,我们就不难发现,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到了年纪就成家生子,也让他们能够抱上孙子孙女,这是父母的需求,父母的需求应该由父母自己负责;而你要做的,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假如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情愿地去相亲,或者是租对象来哄父母开心。父母是开心了,自己却憋屈地无处撒火。
更重要的是,分不清楚需求的界定,你就只能把控制自己人生的权力交到别人手上,那你就很可能会面对在催婚之后,接连还有催生、催二胎的一系列压力了。
3
那当你弄清楚了“自我界定”的意义,你就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了。具体来说,怎么样才能有技巧地对父母的催婚说不呢?
第一种技巧是,使用辩护性回应。
也就是,不要因为父母的催婚去生气、道歉、解释甚至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主意,因为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是把大部分主动权交到了他们手上。
有句老话说“人无欲而刚”,如果你抱着请求他们原谅或者理解你的态度,那你就相当于给了他们拒绝你请求的权利。但当你没有任何要求的时候就无敌了,因为没有要求也就不会遭到拒绝。
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能常用到的非辩护性的句子,比如“噢,我明白了”“这样啊”“你当然可以这么想”“很遗憾你不同意我的想法”“让我考虑考虑”,等等。
这些句子没有攻击性也没有辩护性,可以有效阻止矛盾的激化,更不用因为极力为自己辩解而被逼到绝境。
把这些非辩护性的句子学起来,可以省去很多争吵的痛苦。如果你担心说不出口,在正式跟父母周旋之前,可以和你的朋友来一次角色扮演,提前演练几次。
另一种方法是,表明立场。
表明立场既能够让你想清楚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告知父母你的想法,比如什么对你来说才是重要的,什么你愿意做,什么你不愿意做,哪些事情有商量,哪些事情没得商量。
比如对于父母催婚,你要想清楚究竟是哪种立场,究竟是“绝对自由恋爱主义”、还是“我可以约好等一段时间,如果还单身我同意去相亲”还是“我可以立即按照你们说得做”。
当你选择好了自己的立场,可以不用遮掩,明确表达出来,让父母明白哪些是你能够让步的,哪些是你不能让步的。这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干涉你的边界在哪里,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你们的矛盾。
好了,听到这相信你已经知道了,拒绝父母的催婚并不是一种自私,而是对自己人生负责任的表现。进行明确的自我界定,会帮助你更加轻松地面对和父母的关系,更能帮助我们在孝顺父母和做自己之间取得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