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穷,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没钱,虽俗但很直观;但我认为贫穷是一种资源(教育、经济、医疗等)相对比较缺少的状态;他代表着个人的过去与现在,甚至从祖父辈开始便是如此。
而想象力通常是指思维敏捷,脑洞大,具体表现为,能够发现原本不相关事物之间的巧妙联系。培养想象力的前提是大脑中需要存储一定事物,包括事物的特征、内涵、细节信息等。
我们可以将这些事物概括为常识,而贫穷正是限制了我们对常识性知识的获取,进而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下面我将从优势积累与刻意练习两方面对其成因与突破方法展开论述。
优势积累
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在《异类》这本书中,作者格拉德威尔,通过对各领域杰出的人的研究发现,个人的天赋与勤奋只占成功很少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偶然的机遇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成功都源于优势的不断积累,犹如复利的魔力一般,优势积累的人与普通人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天才与凡人的区别。
举个栗子,大一刚入学时,发现身边的都是大神,不管从哪个方面去比都会发现自己永远是吊车尾,在英语方面尤其如此。在同学能够和外国友人侃侃而谈时,我连发音都不准确,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后来通过交流发现原来大神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练发音,学演讲,在家长与老师的引导下英语水平越来越高。
反观自己,作为一名农村留守儿童,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初中,而在接触英语之前,同样出身的哥哥姐姐们便无心的灌输英语好难,学不好的概念;因此,在我大脑中形成了我不是学英语的料(和哥哥姐姐相比,我智商一般)。再加上农村英语教学设备少(可以说没有),老师水平一般(但我要感谢我的英语老师),综合结果,就是学不好英语的预言自证。
英语成绩好的同学花更多的时间去学英语,而我与英语渐行渐远,当我和同学在大一相遇时,他成了我眼中的英语大神,而我却自认是没有天赋的人。
在我眼中英语是考试的科目,学好英语是为了拿个好成绩,而同学用英语结识外国友人,看外文原作,唱外文歌曲,交外国女友。知识的贫穷,限制了对知识的多方应用,这就是被限制的想象力。
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由巨人指路;而我犹如盲人骑瞎马在黑夜中摸索。
刻意练习
明了这些原因后,下次面对超出自己思想与眼界的事物时,别再哀叹,停止抱怨,不用羡慕,更不要嫉妒,要知道有巨人在帮助他们;而你要做的就是治好自己的眼睛,找一匹好马,配个灯笼走属于你自己的夜路,只要方向正确且体力充沛,终将到达属于你的远方。
治好眼睛是指树立正确的认知;第一:贫穷是一个相对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可以改变的;第二:跳出自证预言的思维陷阱,告诉自己能行;第三:渔与鱼同等重要。第四:选择正确的目标,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站在风口浪尖上,你也可以乘风破浪。
现在给大家推荐一匹良駒——刻意练习,所谓刻意练习就是在高人的指导下有目的的练习。第一:找到你想取得成就的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学习他的方法(高人不一定是人,互联网是你的强力助手);第二:将目标解构为一个个小目标,每次练习都要针对其中的一个点,建立反馈机制,检查自己是否完成了今天的任务;第三:烧开水就要一次烧开,不要一曝十寒,认准一件事就要用尽全力;第四:勤奋;第五:不要闭门造车。
需要避开的思维陷阱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换成白话: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取知识的方法;但真理都有其前提,掌握方法的前提是你能够很好的掌握已经获取的知识;反思当下,很多人以掌握学习方法最重要为借口,忽视对事实性知识的了解,这就好像盖房时只搭建框架而不用砖块,终难建造栖身之所。
在《知识大迁移》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数据调研,表明常识性知识与获取知识的方法同等重要,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刺猬式的专精不如狐狸式的广博,渔与鱼同等重要,终极目标是构建知识与思维体系。
2.铁锤人倾向
现在教育是文理分开,但这个世界中的很多问题,不是单一的文科或者理科知识就能解决的。很多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自命清高,都活在自己的理想国中,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己的铁锤,在生活中寻找他的钉子,用单一的思维理解这世界。手里有铁锤看什么都像钉子。
3.自证语言
自证预言是指人们相信某种预言,按照预言的指示去行事,最终实现预言。我不是学英语的料就是一种预言,在预言的指示下,我不再花精力去学音标、背单词、练口语、做阅读,最终英语成绩自然很差;使我更加相信我不是学英语的料。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过四级才能毕业的压力与自身一丢丢不肯认输的个性,打破了这个预言,顺利通过英语六级测试。
我怀疑天赋的存在,不要用它作为偷懒的借口,即使有天赋的存在,很多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比天赋的地步;而当你真的用尽全力奔跑后,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天赋异禀。
贫穷能否一直限制你的想象力,取决于你自己。特别喜欢乔治·奥威尔《1984》的一句话:掌控过去的人掌控未来,掌控现在的人掌控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