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赵红英上县里高中时,穿的是家里做的的确良花褂,她高中基本没再长高,衣服都穿了很长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孙银花就让她把洗换衣服都带回去,她细细地清洗一遍,所以,她的衣服还是很清爽的。
那时候她的胸脯挺挺的,腮帮子鼓鼓的,昂着头,小辫子有力地摆着。辫子,孙银花替她绞短了,拿皮筋扎个小扫帚就行,不费事。孙银花自己也是扎着两个小小的扫帚辫,撑在肩膀头。
第一个星期天,赵红英没舍得回家,来回一块钱,在家就一天。一块钱在学校能吃几天的饭,要是能走回家,她都愿意走。
星期天在学校门口逛了逛,学校门口有书店,书店很大,有书架有玻璃柜,里面有习题书,有诗集有不少是老师介绍的文学作品,她在书架上拿起几本看看,每一本都要几天的饭钱。哪里都要钱,她还没有花钱的习惯。
看着前面热闹的大街,她有点兴奋,这里和家,和家附近那个车站完全不一样,房子高店铺多。大街上人家穿得花花绿绿的,白的耀眼,花的鲜艳,女孩子的裙子真的很轻盈。包子很白,饼子真大,飘着香味。
赵红英倒没觉得自己寒酸,她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看着挺新。班上有几个男孩子穿着补丁衣服,她看着也挺顺眼的。家里人就是那样的,妈妈说不偷不抢不丢人。
她沿着校门口横街走,然后到了一个丁字路口,那条路她喜欢,两边的梧桐树很高,街上一片荫凉,她小学校里也有许多梧桐树。她记得过了这条街到广场然后走很长的街到车站就可以坐车回家。
城里真好。
她也很喜欢她的学校。学校的建筑古旧庄严,教学楼图书馆礼堂,都庄严肃穆让人起敬。她在图书馆里翻过书,也在体育场上跑跑步,真神奇,她一个乡下小姑娘,她做梦都没想过能来这里上学。
两年,希望两年后,她能够去更大的城市。老师说,这里是全县最好的中学,就在省里也是赫赫有名的。学生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她回头看看校门,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生活,会时时刻刻提醒着她的身份。她手里的钱是家里很大的一笔开支,她要小心用,最好能节省出几本书来。
学校里的饭菜味道还行,她都盯着青菜买,青菜煮得有点烂,还能吃。冬天的时候是大白菜,她家没有种过大白菜,整个赵墩没人种那个,她觉得大白菜挺好吃,甜,后来她就没吃过那么甜的大白菜。豆腐也算荤菜了,比青菜贵一倍,肉,她不敢去看,肯定很贵。家里偶尔有肉吃,她都忘了什么味道,只记得去年过年妈妈拿一块肉煮了一锅饭,里面还有豆子。偶尔有猪油渣吃,很香,比大街上的饼子还香。
开始上课了,城里的老师说话好听,也很快。英语老师上课全是英语,一个单词,说了几个句子去解释,她很佩服,可是,耳朵有点钝。老师的板书,她全抄下,课后细细地看。
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她翻翻书,都觉得有了难度,历史地理她是不怕的,能一眼看懂的很容易。
只有语文课,她觉得最轻松,老师的声音也悦耳,听来豁然开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