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是不是会更美好?
这本书的后记名字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的词,在这几年的清宫剧环境渲染之下,显得有些娘里娘气的。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很久之前接触的一本书了。这是第二次阅读。
阅读对我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往往看第一遍的时候,智能看出一些富裕表层的东西,一定要过来很久之后,再次阅读的时候,才会有所感悟。之前的《断舍离》是如此。如今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亦是如此。
依然是妹妹推荐的书,已经忘记当初她是怎么推荐的了,不过最近和她再聊起的时候,她表现出一些不安,说:我不敢看那书了,看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来。
这的确是一本蛊惑人心的书。里面提到很多的精神病人,其实都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严密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对于他们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产生疑虑的原因。
看第一遍的时候,几乎就是当作科幻小说来看的。因为里面涉及的内容和知识广度,确实超出了我的认知很多。所以通篇读下来,更多的是对造物者神奇安排的惊叹。
再次阅读的时候,心境就又些不一样了。
或许是知识量的累积,让我慢慢在靠近那种近乎疯狂的思维。又或许只是单纯的因为看过一遍,所以再次阅读时候的重心偏移了,才导致能看到故事之外的一些东西。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又很多个独立的单元组成,每一章或几张讲述作者对于一个精神病人的访谈过程。
记忆比较深的几个,是《四维虫子》,《生命的尽头》,《生化奴隶》,《角度问题》,《还原一个世界》前中后篇,还有《果冻世界》。
故事都比较偏科幻,但是就如前面所说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严密的逻辑支撑。
比如《生命的尽头》这篇,讲述的是一个精神病人对于生命的探究。她认为蚂蚁其实是一种松散的生命形式,单个的蚂蚁不是生命,整个蚁群才是完整的生命,蚂蚁只是生命的部分,并且每种蚂蚁负责不同的功能,就像身体的每个部分负责不同的功能一样。因为蚂蚁只有一群的时候才能存活,如果你只有一两只蚂蚁,即使每天供给足够的食物和水,也依然会死。
这个理论乍听起来很疯狂,但是她在最后提供的依据却让你不得不信服其理论的严谨程度。
其实一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抛出这些精神病人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的定论。
其实无需定论。
天才也好,疯子也罢。这个世界,本就是多样的。
书里面不只一次提到,每个人其实都是带着自己的主观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就像大人走进商场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对于孩子来说,商场里全是大人的腿,和商品展柜而已。
我们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对于看到的事物坚信不移。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是不解的,但是习惯会告诉我们,它就是那样的。
有个小故事,说有个小孩,看到超市里售卖的牛肉干,对父母说:牛好勇敢啊。
父母不解。小孩说:你看它拿着自己的肉对别人说很好吃。
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产品的包装都是如此,鸭子对人说自己的脖子很好吃,猪对别人说自己的肉做的猪肉脯很好吃。但是对此我们从来没有产生怀疑。
我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成长,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便失去了判断和探索的能力。因为阅历告诉我们,它就是那样的。然而事实如何呢?
《还原一个世界》里面有提到这样一个概念:当我们面对一件被冠以xx学(如心理学,考古学等)的事件时,总是敬而远之。
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比较复杂而专业的学术性问题,我们需要大量枯燥的学习才能理解一二。
而在《还原一个世界》里面最终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复杂如玛雅文字,真的开始了解以后,你便会发现里面其实有着很多的乐趣。
所以,再次阅读的时候,我看到的不再是,里面强大的世界观和严密的逻辑,而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更深层的一些东西——探索的欲望。
不一定是探索这个世界高深的秘密。而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不全凭经验去判断,而是能够多想一步,换个角度,或许就能够更加贴近真相。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无论你相信与否,
都不影响客观事实的存在。
人有时候要活的像个孩子。
保持着那一份纯真的探索欲。
人生若只如初见
是不是会更美好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