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达的当下,任何事物的方法和经验都会被轻易的获取。只需轻轻点击,海量资源尽现眼前。如何利用好这样的资源池也成了各方显示炫技的焦点。
不知道大家的在搜集网上资源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忽然有一天,可能是看了某个视频,也可能是听了某个音频,然后就被其中的某些细节深深吸引,与想要做出或者学会某样事物的冲动。之后,就会大量搜集资料,成功找到大量的教程、攻略。但是,往往没折腾几次后,就失去了热情。停止的原因大概会有很多,但结果都一样。我们可能还会有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教程,按着做了几次后,发觉效果不明显,恰好这时,又“有幸”发现另外一份教程,两者比较下,发现原来用的不好,赶紧换了一个方法,几番折腾,最终却还是没能达成目标。
几次之后,看着“储藏”的资料,是不是有些伤感呢?也许好强的人大概会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太懒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本身就是一时兴起,后续的动力不足,放弃也是正常。假如能将一时兴起的玩意也能整的像专家那样明白,那这样的人必是“前途光明”的。信息爆炸带来的好处是极大削弱了信息补差成本,但也给人们带来信息甄别筛选的负担。别人优秀的经验我们当然可以借鉴,如果别人愿意分享的话。往往,我们会找到多份的成功者的经验分享,那么这时我们要有怎么的反应呢?
首先,从信息源头上,我们就可以防范大量的无用信息了。专门的交流论坛肯定比简单的问答模块要来的全而优质。过来者的分享可定比自己认为的要来的靠谱。在信息源上的把关,将会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
其次,当遇到类型繁杂的经验教程时,不妨先确定一下自身状况。在自己要做的这件事中,自己已经是什么样的水平,计划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做什么样的准备。这样的一通比较会让自己有个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决定了自己是不是应该打消念头的时候。知难而退未尝不是聪明人的选择,以卵击石才是比较愚蠢的做法。试想,大把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效果没达到预期,恰似“人才两空”的尴尬处境。放弃不合适的构想,才是紧接着需要明确选定的事了。
之后就是开干了。其实不必过于纠结什么样方案最好,选择和自己状况最像的是优选,差距较大的是中选,状况悬殊的是劣选。大家切记,“速成”必有速成的条件和代价。盲目的选择,最后的结果要不就是很难坚持下去,要不就是速成皮毛,和目标相去甚远。
归结起来,还是那句老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兼听则明的道理适合于初始阶段,做的过程中要有一种偏执,然后再结合其他方式,配合自己目标的达成。总之,行胜于言,听的再多,不如实干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