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小说。作者文笔流畅,故事进展跌宕起伏,令人在自以为“是”时,突见情节转折,人物的动机和行为中窥见人性,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本书取名为《黄雀》,令人首先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经典故事,所以读此书的过程中,不免总在猜谁是那只黄雀,一直被调动着好奇心,读完后恍然大悟——取名《黄雀》原来另有一番深意。
作者谢刚,是文学博士、编审,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曾出版学术专著数部,书中自见其功力。
知名主持人张绍刚为本书作序。在序言中他戏谑地称谢刚为谢老师,说“因为谢老师想当教书先生,却一天也没有执过教鞭。”介绍了谢老师曾经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之后拿了文学博士学位后,改行做了出版,并创办了一家出版社。
张绍刚说自己是出版社的常客。在那里能聊好玩的天,见有趣的人,第一时间读到一些好书。
他说,谢老师在人文社科出版领域努力耕耘的同时,还矢志不渝地出版推理小说,这与他曾在法院系统工作过有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基于热爱。
《黄雀》是谢刚老师的首部长篇悬疑小说。书中即可见其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又可感受到作者的幽默风趣与人情练达。
故事由主人公赵本纪以第一人称讲述。他是妥妥的富二代,父亲是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创办了在水土治理领域极为著名的黄河集团。
赵本纪并非纨绔子弟,他天资聪颖、自由散漫、乐于交友。曾远赴英国留学,获得2个硕士学位。还学会一项上秘而不宣的绝技——偷盗,偷遍英国的博物馆从未失手,动机是……
回国后在北京待的好好的他,被他敬畏的二叔“派”到宁州读博士,并领了一项秘密任务:接近沈家,了解信息,沟通感情,为黄河集团参与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做准备。
同为水利大家的沈家比赵家在行业内更有资本,是实实在在的治水世家。其祖上从清朝初年就负责治水,已历十几代。沈家的江海集团成立虽不到二十年光景,却已是江南最大的水利工程集团,是位居北方的黄河集团最大的竞争对手。
赵本纪的红颜知己吴双,是位美女编剧。身世可怜,母亲早逝、由舅舅抚养长大。受赵本纪之邀同去宁州,一为照顾赵本纪,二为采风,寻求写作灵感。
小说由此展开,正如张绍刚在序言中所写“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矫饰,就拿故事说事,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沈家历代治水,拥有旁人没有的经验与资料积累。但是,相关资料与图册不知所踪,沈家千寻万觅而不得,后来机缘巧合下才找到,谁是那关键人物?
为了传说中的“江南堤坝管涌源分布图”,赵本纪费尽周章,却发现身不由己。他未曾想到,吴双对黑石头的执着追寻,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牵涉了沈家匪夷所思的家族秘史。
令人感慨的是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无论是赵本纪与其朋友,还是书中其他正面或反面人物,每个人有不同的出发点,在作者笔下皆合理出场。
沈老爷子为了还原“江南堤坝管涌源分布图”呕心沥血、死而后已。要求子孙将这些前人的心血分享出来,造福人民,体现出高风亮节。
赵家二叔对赵本纪说:“水利,首先是要造福黎民百姓,其次才能考虑商业利益。”
两大家族的领头人在南水北调工程前,都将人民福祉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编剧吴双想用自己的写作,推动宁州大学悬而未破的女生碎尸案进展。却突遇车祸,成了植物人。肇事者是谁?赵本纪的博士导师为什么突发心脏病去世?这其中有何关联,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
结局令人感慨万千又回味无穷,如赵本纪对吴双所说:“你要相信奇迹,我们一起加油。”此书充满力量且令人期待续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