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实习。
(以下情况是我个人的经历,仅供参考。)
享受了一年的研究生生活,第二年开始实习。我是gap years 后回归校园的,回到校园的第一件事是呼吸,因此当周围人一开学忙着各大单位奔波的时候,我对打工的兴趣还在酝酿中(心想:打工的日子长着呢,不急,不急)。
从第三学期,也就是这半年,开始实习后,我有些后悔了(我应该把”搞钱“放在首位,bushi)。
这是源于我的实习单位。老师们很好,任务派发得清楚,难度不大,需要细心和效率,不明白的可以沟通。完成工作后,会收到感谢之类的话。不同于以往企业上班的经历,这让我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尽管我是年龄最小的)。
我喜欢这种平等的感觉,压榨剥削只存在于奴隶主和奴隶之间。
办公环境适合i人,我选了一个角角,环形的桌面设计,没有眼神交汇,每天安安心心把事情做好,到点就走。按时发薪资。(按时发薪资是打工人续命的动力,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被拖欠过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的薪资,这种感觉不想再体验半点
)
最最喜欢的是单位的饭菜。早餐是凉菜和素菜,一些面点和粥;中餐是三荤三素,米饭和各种面点,粥,还有酸奶、水果和面包。比学校的好吃,干净(三个月来没有吃到一根头发)。最最最重要的是免费。(生活费就省下来了
)
前方美食来袭——
最喜欢玉米和苹果
酸辣粉和好多好多菜
有时候,中午会推送牛肉面、酸辣粉、油泼面等等,比学校食堂会玩,一星期的菜都不重样。
喜欢吃菜
到了北方,很少吃米
一周去3-4天,在学校吃饭的天数剩下4-3天,相当于自行承担半个月的生活费。
🪶
【其他开支】
化妆品:身体乳+口红+眉笔(前天同门来找我,吃惊地说:东西这么少,化妆品呢。”没有。不化妆“)——省掉了一笔钱
通信:网是免费的,周末出去玩可以领取权益活动(周末”0元“5G)
衣服:外套之类的不用换新,小衣服三个月一换。
日用品:三个月一囤。
零食:天天吃。(什么时候能拥有室友们那种零食吃不动的阻力!!)
人情往来:百元左右的生日礼物(朋友四五个,都是老交情。一想到她们,时常觉得温暖)
家庭承担:交电费(妈妈不会弄,平时家里没住人,缴纳的次数不多)
旅游:周末附近逛,去了圆明园、沙河、大大小小的公园,书店,东郊民巷,五四大街……(每周给自己放一天假,在北京城里四处遛弯。本着每半年出游一次的原则,等开题结束去找朋友)
……
暂时想了这么多。
🪶
【薪资+研助=学费+生活费】
爸爸一年没有发薪资,和妈妈吵了一架,于是经济来源就是俺自己。
学费向朋友开口的,等这个月结束,可以”赎身“
不赶潮流,不追风,对新新玩意儿总是慢半拍甚至不感冒,喜欢真实琐碎的烟火日常。
🪶
打工人怎么能不奖励自己,那就买束花吧。
把学校大叔剪掉的捡了回来
这是我买的
这是我养的
光有花花还不够,那就堵人嘴。
想开一家 cake 店的愿望又加深了八米
鸭架——一个人吃不完
还有这个几百粉丝的公众号,每个月能攒点奶茶钱。
满足生活的需求之后,不由自由地想要提升精神渴求。曲剧进校园,拿到了门票。我好像被她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触动了。演员们口齿清晰,坐在倒数第三排的我们听得清清楚楚。表演极富张力,情感充沛,看到小妞儿饿死的那一幕,眼泪在跳舞。
近距离感受曲剧——《四世同堂》
感觉要培养一个新爱好了。
平时喜欢画画,写作,运动,不追求什么专业的,自己开心就好。佛性打理着公众号和知乎,粉丝量和我的体重一样稳重。其实,我还想贪心一点,希望我写的东西能有更多的受众,就像一本书从选题到成品,最后没能进入大众视野,这不是单一的销售问题,而是整个选题团队的心血被埋没。
【后记】
要过省钱的日子,就要有一颗”收缩“的心。
简单来说,延迟满足。想要某样东西,慢慢攒钱。有时候也会觉得憋屈,为什么不能说走就走,说买就买,不过我好像习惯了那种一步一步靠近目标的成就感,从小时候攒钱买钢琴开始。
前段时间,学校有个辩题——你会听从”未来的自己“给的建议吗?
我说:不会,我不太喜欢一帆风顺的生活。
另一个室友也点头,我们的MBTI很近。
提问的室友说:我会,一帆风顺再有点小钱。(为了更好地写论文,她妈妈在附近租了房子。)
这就是两种思维。
网上对”省钱“的贬义声音更多,我想穿破这种声音,走出一条”两不误“的路。我喜欢过”省钱“的生活,喜欢钱带来的自由感,安全感和不依赖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