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欺凌者,有一个共同点
2018年9月11日,一则校园暴力视频在朋友圈传开。
长沙一中学一名男生被三个穿校服的同学殴打,长达3分钟的视频中,男孩跪在地上,毫不反抗。
然而,从被打到视频传开,已有1个月时间。期间,被打男生从未将事件告知家长和学校。
2016年4月27日,山西一学生在网吧被同学拳打脚踢,后又拖到小花园,棍棒交加,持续殴打4个小时而惨死。
此前,这个学生就几乎天天被这几名同学殴打,勒索钱物。因为没钱,还被这几名同学逼着去网吧打工赚钱。
在他长期被欺凌的期间,他从未向任何人求助,直到他被活活打死,学校和家人才知晓。
2018年9月24日,南京地铁上,一中年男子给老人让座后,开始质问旁边一位十七岁男孩,为什么不让座。男子叫嚣声称:“我比你大。”“让你跷二郎腿,脚尖还对着我!”接着,朝男孩胸口猛踹。
一时引起众人指责:
“他也买票了,他凭什么一定要让座?”
“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不要搞道德绑架!”
这位男子看引发众怒,气焰一下灭了,跟被踹男孩道了歉。
乘客拍下视频,给男孩并鼓励他报警。然而,男孩最终没有报警。
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被欺凌的孩子,大多都像一只小绵羊,不知反抗,更不知求助。
2·校园里被霸凌还在不断发酵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校园霸凌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学校暴力和欺凌,并且这一数据每年都在增长。
施暴者们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发泄着他们情绪,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一时的恶意,不仅可能给受害者带去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害,甚至会毁掉一个家庭。
伤痛不言而喻,类似事件却仍在逐年增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2016年,一份名为《看见校园霸凌》的公众认知调查数据报告给了我们一部分答案——霸凌者很难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学术上,校园霸凌可以分为关系霸凌、言语霸凌、肢体霸凌、性霸凌、网络霸凌、反击型霸凌等,但人们很难依靠这些标准直接识别出霸凌行为。
在调查中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拳打脚踢扇耳光”、“威胁恐吓”、“下跪扒衣等侮辱行为”是校园霸凌,而一半受访者选择将“毁坏财物”、“孤立排挤”、“讽刺挖苦”、“恶作剧捉弄”“散布谣言”等行为视作校园霸凌。
7成以上受访者认为,校园霸凌最常出现在初中阶段,其次是小学、高中。只有极少数的受访者认为,校园霸凌会发生在大学及以上阶段。
调查发现,校园霸凌最容易发生在学校厕所、宿舍等私密场所,而认为校园霸凌最常发生在教室操场等学校公共场所、发生在学校周边地方的受访者基本持平,各占四分之一。只有2.8%的受访者认为,校园霸凌最常发生在远离校园的地方。
校园霸凌最容易发生在相同性别之间,而异性相侵的现象较为少见,但男生总是更容易受遭受霸凌:“男生欺负男生”是最常见现象,而“男生被女生欺负”的概率要比“女生被男生欺负”的概率大。
3·关于应对校园霸凌,我们迟早要补上的一课
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但“校园霸凌”在法律上仍然存在盲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要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反思校园霸凌事件的多发,儿童暴力问题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当下的中国社会,成人之间经常使用暴力,也使得孩子无意识地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式。
现实中成人漠视生命态度的流露,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有些还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一些打人者的父母,在社会上处于强势位置,被打者的父母处于弱势位置,这种地位的悬殊,会让打人者有“胆量”去施暴,这种不平等,往往会给被打孩子的心灵造成永久性的创伤。
针对实施不良行为的孩子,我国现阶段也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司法措施不够,教育矫治又未能跟上,使得校园霸凌事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我国法律现今尚未对校园暴力作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只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很多事件最终不了了之。”
如果真的要解决问题,孩子周围的父母、成人,要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要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孩子,社会人员之间应怎么相处,让孩子感觉到遇到问题要通过理性协商,而不是暴力方式去解决。成人要彻底地反思,彻底地自我约束,凡事都要想到旁边有孩子看着。
预防霸凌,首先是家庭之责,其次是社会体系的建立。
一个社会,只有好人都沉默时,邪恶才能横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