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诗词大会最美古诗专题野草诗会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9-10-11 08:54 被阅读0次

庭前菊

唐·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赏析

唐时长安的菊花,尽管不象牡丹那样“花开时节动京城”,有“真国色”之誉,但毕竟曾盛极一时,为许多诗人所吟唱。至今,西安兴庆公园中的菊花仍繁衍不绝,声驰中外,唐代遗风依约可见。    

本诗的作者思念京都长安,却将菊花特提,并满庭植菊,以寄托忆念之情。看来,诗人是有意将长安与菊连在一起,在婉转地透露其心曲。据有关资料载述,诗人性格疏旷,不拘小节,曾为西川宣谕和协使李询辟为判官,时常感慨唐末世之衰,对开元盛世追慕不已,谓:“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长安清明》)。诗人在这里忆念长安菊,或是藉以发抒追昔怀旧之情吧!开首的二句,一“因”一“果”,呼应成趣,章法细密谨严。而且.以对话的语势叙事抒情,也给人以亲切感,加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而对红兰,诗人则是另一副态度,在告诫它:切莫因菊花的颜色素雅而恣意轻慢,菊花历来为人们所珍视,有过龙山泛酒的小凡经历呢。龙山泛洒,据《世说新语》注引《孟嘉别传》载,盂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官僚咸集,皆戎服。有风吹嘉帽落,初不觉。嘉薄饮,愈多不乱,自言得酒中真趣。并未述及采菊泛酒事,但是,古时有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洒”(《荆楚岁时记》)的习俗,诗人盖将二事糅为一体,意在强调菊花的不同凡流。  

本诗看去是平直叙述,无多机巧,实则寓曲于直,多弦外之音。大概诗人有过被人轻慢的经历,故而暗以菊相标榜,忆起“白马似冷朱绂贵,彩衣遥惹御炉香”(《寄右省李起居》)的京师生活,才有“龙山泛酒”之喻。借咏菊婉曲地表述了他郁闷不平的心理。

相关文章

  •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庭前菊 唐·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赏析 唐时长安的菊花,尽管不...

  • 清音第三弦•诗经•摽有梅

    清音第三弦,清明泛青峦。庆梅早熟,怅燕迟还。 莫误,入幕风流煮酒筵。一枝春、佳木丛兰。 煮酒,指青梅煮酒故事。 附...

  • 竹青、黛蓝、鹅黄、水绿……这一抹最美的中国色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 且来

    长夜雨夜且来醉,我说万古何处去 切莫将那行踪漏 且把头顶星空售 莫笑岁月青红愁 云下山前听松抖 莫笑觊觎青龙眸 阳...

  • 开怀

    酒红玻璃高脚杯,兄弟聚会话往来。 醉话连连君莫笑,人生心怀几回开。

  • 长相思·朝云游

    朝云游,泛兰舟 月明江畔百尺楼 千帆点点头 君已走,花信候 凭栏邀月莫惜酒 今宵谁相守

  • 题抖音场景之两百七十五

    白云缭绕掩红亭,山亦青来水亦青。明月清风松竹影,惹得兰舟至此停。

  • 欲海情波似酒浓 清时翻笑醉时侬 莫将粒粒菩提子 化做相思红豆红

  • 望春风

    我从十里看春风,春风漫步杨柳岸 笑迎青色泛桃花,周遭料峭不畏寒

  • 茶悟(新韵)

    入水泛青涟,凝眸浮复潜。 人生何似是,宠辱莫悲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oz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