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古代“京漂”的独白—马戴《灞上秋居》

一个古代“京漂”的独白—马戴《灞上秋居》

作者: 湛青飞白的杂杂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20-11-09 21:43 被阅读0次

歪解诗词100/027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马戴客居在西安郊外灞上之时所作。灞上在西安东边,是唐代来京城求取功名的人的聚居区。所以如果以今天的北京作比较的话,马戴可能住在类似今天通州梨园、花庄,甚至更远的燕郊、大厂之类的地方。今天漂泊在北京的外乡人多称为“北漂”,那马戴就是他那个时代漂泊在西安京都的一个“京漂”。

先简单看下此诗大意。

天色已晚,灞上刚下过雨,大风也停了,好几群大雁已经从这儿飞过了,那些落了叶子的书是别人家乡的树,而我只是一个客居在外的人,夜里凉寒,显得我屋里这盏孤灯更加凄清了。园子里非常安静,连露水滴下的声音都听得见,我隔壁只有一个寺庙,邻居也只有野僧一个,无人可交。想来我已经在这住了这么久了,什么时候才能到出头之日啊?

从诗中看,马戴居住的地方还没有怎么开发,特别荒凉,周围没有其他住户,写诗之时又是刚刮过风下过雨的秋天,所以到晚上就显得更加孤寂了。

如果我们仔细思索会发现,古人的生存状态和今人其实很像,我们现代人为了生活要远离家乡在外拼搏,古人也一样要为了功名出外宦游,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和艺术家创作了无数类似题材的作品,每一次都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就像马戴这首,我作为一个北漂,虽然没有住在很偏远的地方,但是当加班很晚回家,在路上顶着寒冷的夜风,路灯把自己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路都看不到一个人,路的终点也没有人在等候的时候,也能体会到马戴“寒灯独夜人”的孤单和忧伤。

还是那句话,千百年来,芸芸众生所求所感并无不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相关文章

  • 一个古代“京漂”的独白—马戴《灞上秋居》

    歪解诗词100/027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

  •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灞上秋居》

    李江海书法作品:《灞上秋居》 四尺整张,横式。唐代·马戴《灞上秋居》诗一首。书于庚子初秋,六朝古都金...

  • 灞上秋居(唐)马戴

    【原诗】 灞上秋居 马戴 〔唐代〕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

  • 寒灯独夜人

    读经典,写经典。 灞上秋居 唐代 马戴 裴洪顺书 隶书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

  • 读诗心裁:灞上秋居·马戴

    读诗: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心裁:首联...

  • 读《唐诗三百首》(163)

    《唐诗三百首》第163首,马戴的“灞上秋居”。 【原文】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

  • 美文诗词《灞上秋居》

    《灞上秋居》 年代: 唐 作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灞上①秋居 马戴②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③。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④久,...

  • 墨海拾趣

    灞上秋居 唐 ·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 唐诗300首(136)

    灞上秋居 唐 -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古代“京漂”的独白—马戴《灞上秋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pr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