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今大学生的心理与其父母的心理有何不同?你跟父母的思考方式是不同的吗?研究大学生得出的结论适用于他们的父母吗?你能想到一些他们最可能不同的特定领域?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普遍有躺平的心态,特别渴望稳定和自由,而很多父母的心态是努力赚钱积极开拓的心态。我跟父母的思考方式是不同的,他们活在本能模式里,而我走向了学习觉察之路。研究大学生得出的结论有一些适合他们的父母,比如都都稳定、求高福利,但也有一些是不同的,比如父母那代人的安全感更高一些,只要努力机会还是很多的。
最可能不同的领域就是工作和婚姻领域,在工作方面上一代人明显更能吃苦,更能积极开拓,甚至在婚姻方面更早的进入婚姻,愿意生孩子。而新的一代,随着工作机会减少,有躺平的心态,进入婚姻的意愿减弱,年龄也拖得更大些。
2、在西方文化里多数为白人大学生中做的研究与少数民族成员或其他文化中的人群有关联吗?你期望在那些领域发现最大的不同?
有关联,因为一个研究的结论必须有信度和效度方面的考量。毕竟白人学生不能代表广大人群,要想使研究结论更多的有效性,需要加入少数民族成员。
我期待在唱歌领域发现最大的不同,总感觉少数民族在唱歌那些艺术领域有更大的创造性。
3、如果你已经上了一门统计课:一个显著性水平告诉你什么?它不能告诉你什么?如果我们要停用显著性水平评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它?
如果研究结果是显著的,则意味着统计量可能不是偶然引起的,由于偶然性导致的结果越不可能。
当一个结果显著时吗,不能告诉我结果是严格或这种的,这个结果显著的标准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经验方法。
可以用效应值来代替它,这个数值反应研究结果的额的大小——与可能性相对。效应值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但应用最为普遍的是相关系数。
4、假如说你在一个“严谨性”测验中比另个人得分高了4分,或者想象女性在这个测验上的平均分比男性高4分。在各种情况下,这样的差异重要吗?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这样的差异不重要,还需要了解样本数据,什么年龄的人,哪个区域的人进行的测量,用的什么方法,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多少,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5、欺骗在心理学研究中是正当的吗?这是不是取决于研究问题呢?是否取决于特定种类的欺骗呢?是否取决于研究参与者提供的知情同意的类型呢?如果有人由于研究中应用了欺骗而受到伤害,那么受伤害的会是谁?
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只要有适当的控制,在研究中应用欺骗就是非常安全且符合道德伦理的。美国心理学会以及大多数IRBs应用的指导方针中期确实允许欺骗,尽管对其应用的限制比以前严格得多。
取决于研究的问题。有些主题没有欺骗确实无法研究。这些欺骗需要参与者提供知情同意。
如果有人在研究中由于欺骗而受到伤害,最大的受害者是心理学家。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展示于众的一面是为了一个“正当”的目的而去欺骗。那么对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
6、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智力的民族差异。假如说一个民族的成员比另一个民族的成员IQ分数高。先考虑一下在问题4中提出的问题。然后考虑如下问题:心理学家应当做这样的研究吗?还是最好不要理会这类的内容呢?一旦做了这样的研究,怎么用这些结果呢?
最好不要做这样的研究,因为这有未被人类平等这一核心理念,比较民族智力高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其擅长的特质。
7、在问题6中用性别代替民族,重复问题。
不必做这样的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