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到了一个概念,认知知己,顺应自己,实现自己。
人是社会上的人,我们从小到大其实一直活在别人给定的条条框框中,也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和看法中,认为当管理的一定比做普通的好,做公务员一定比私企好,但几乎没人问我们,我们喜欢做啥,适合做啥。
与此同时,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想过这个问题,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被动的选择某一个方向然后干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对于不喜欢,不适合自己的,自然也难以出成绩。人们总是习惯的认为,忍受现在的煎熬然后期待事情会变好,而非选择去改变。
结合自己的职业选择,甚至研究生专业等等,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更确切的来说,是对自己的探索过程。
1.研究生最开始的课题是分子生物实验,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在分子实验上的确不太适合,拿着师兄给的protocol一步一步做,总是很难出结果,而其他人很easy。最重要的是当我做了一个crisper,结果符合我的预期,但我内心竟然不兴奋。结果我更加确信自己不适合做分子实验,随后开始了自学生物信息学,虽然自学的路很艰难,但我一步一步走过来了,到最后从事生物信息分析(我的课题);
2.第一份工作从事研究,做项目,其实我还比较喜欢那种氛围,有沟通有讨论;但后面的工作主要做工具,流程的开发,发现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虽然很闲,但是发现成长很慢,而且自己性格偏外向,呆久了很压抑。我内心是想做一份半沟通半技术的工作(最喜欢的是遗传咨询师,利用自己的遗传背景知识+生物信息做咨询类工作,同时可以做部分销售)。
3.所以后面不知道下一个部门有多少人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来到售后运营部门,从事的是生信服务器的售后支持工作。这部分工作的确是一个半技术半沟通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上面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但售后毕竟是售后,天花板太低,而且更多是内部沟通,天天接触的不是投诉就是技术支持,大部分是负面的情绪,时长长了感觉天天就是再擦屁股,是服务服务客户的人。
4.基于这样一个想法,我想再往前端走,但半技术半沟通的原则不变。最后在技术支持和销售之间选择了技术支持岗位,我想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对自己来说离自己更近一步。
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基于对自己的认知更深刻,不断的贴近心中的自己,然后顺应自己,做自己感兴趣又觉得合适的事情,最终达到实现自己的目的。
有人提到超越自己,对于现在的自己,也许更好的认知自己,顺应自己,然后实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超越自己留给下一个阶段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