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淮安日报》2005年1月24日。
1月16日下午,窗外是寒冬,可是淮阴师范学院行政办公楼会议室里却温暖如春。原来该院机关党总支正在举行主题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程关爱贫困生”的募捐活动。
这是继该院实施“春蕾”计划,全院教职工爱心捐助15万元,全院师生向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捐款2万元之后,机关党总支每位党员的又一次捐款。机关党总支的13个党支部的党员们,从院党委书记、院长,到普通职工党员,人人伸出援助之手,个个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10元,30元,50元……不一会时间,每个支部就筹集了500元,用作贫困生的回家路费,帮助贫困生回家过年,让其再一次感受到学校、老师无微不至的“全程关爱”。在捐赠仪式上,当13名贫困生从13名党支部书记手中接过这些资助时,大学生们的脸上流露出灿烂的微笑。
据了解,淮阴师范学院的贫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为了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辍学,淮阴师范学院机关党总支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使扶贫帮困工作走上制度化、人性化的轨道。从2000年开始,该院党总支就主动与有关科室联系,以支部为单位,结对帮扶一名贫困生,对贫困生从入学到就业实行“全程关爱,全力帮扶”,确保贫困生进得来、出得去,每年给每位贫困生提供1000元资助,五年来,淮阴师范学院机关的党员们先后为39名贫困生捐助6.5万元。该院机关党总支还为贫困生播撒“心灵的财富”,每个党支部经常邀请被帮扶的贫困生参加听党课和支部联谊活动,党员和贫困生定期开展谈心,了解每位贫困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和生活上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实行“扶志”。该院机关党总支副书记陆林召说:“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只是暂时的,而思想教育才是长远的。我们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主、自强、自尊的信念,这将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韩同友 张同刚 王德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