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大体意思是说,既然,我们可以做好一件事情,那么就足以证明,其实,我们也可以在另外一件事情上面,取得还不错的成绩。
而当我们在做一件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对于有可能产生的挫败感,便可以用去做一件我们熟悉的事情时,所产生的畅快感,加以综合。
如此这般之后,便可以有效的平复,由于我们做的是一件不熟悉的事情,所体会到的笨拙感,以及所产生的怀疑自己的情绪。
想来,适用于一件事情的方法和技巧,并不一定适用于另外一件事情,但是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之后的畅快感却是相似的。
而这,又或许能让给予我们些许鼓励,给予我们些许希望,尤其在做一件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时。
不断成长的我们,终究会突破我们过往所固有的思维局限。比如,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会被别人定义,也再也不会被自己定义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到别人说:“我从小数学不好,我从小就不爱看书,我从小就不爱写作文……”亦或是,我们自己就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语。
于是,我不禁想反问,“谁说的?”
说真的,据我近些年的成长经验来看,有些事情,只有当你开始做了,你才会发现,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反之亦然。
就拿写作这件事情来说,我真的不敢想象的,对于我这样一个连小学语文考试都很少及格的人来说,居然会把写作当做每天都必须做,且倘若有一天不做,我都会感觉难受的事情。
我猜,那些被别人或是被自己定义的小伙伴,所认定的是,“既然,我过去一直做不好一件事情,那么将来,我应该也做不好这件事情吧。”
如此说来,好像我们整个人生都失去了意义,好像我们也都没有成长的必要了。因为,所谓的成长,不就是要做到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点,明天比今天好一点点吗?
若是按照他们的说法,那我是否也可以说的再刻薄一点,“既然过去我很穷,那么将来我依然会很穷。既然过去我很孱弱,那么将来我依然会很孱弱。”
有时候,把话说的绝一点,狠一点,或许才能让我们更为清醒。
我敢肯定,在你我的生活中,肯定见过这样的人,即,好像他们哪哪儿都不错。或许,他们不但学历高,情商还很高,又,他们的性格不但很和善,而且他们好像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大胆猜测一番,他们大抵就是一群心中充满了希望的人,而此希望,一来,是他们从他们擅长的领域中所获得的,二来,是从他们坚信过去必然不会影响,也绝对不会决定将来的信念中所获得的。
实话实说,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父母之外,也真的很少有人能给予我们不断成长的希望了。不过还好,我们可以不靠他人,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中,获得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