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深圳,借出差的机会用短短3天左右的时间“打量”了一下这个城市的面庞。
周六:
深圳的机场,只有一个,而且听说只有T3还在使用。机场里面真的是大,从下飞机到拿行李的地方走了好久,然后一到那边就拿到了行李,几乎没有多余的等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离开机场的时候有检查人员检查了一下行李编号和登机牌上的编号是否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后是机场打车,指挥人员有条不紊,找了一辆车,司机开口问到那里,还没有上车的我在车外回答了一下,指挥人员马上在远处对着司机吼:不要问,然后叫我先上车。
上了车之后发现车字里面BYD三个字,汗了一下,一开始以为是特例,结果后面打了几次车都是这样。交通非常顺畅,完全没有任何堵车。后面的雨天也是一样。
酒店这环略去。
周日:
早上用好早餐,打车来到公司,和深圳分行的同事见了面。顺便说一下深圳分行的办公室挺整洁的,说句实话比上海总行的办公室干净多了。。。办公室里面就能看到山,过了山就是香港,对比一下,上海的办公室旁边就是江,哈哈。
上班任务完成之后,去找了一家餐厅吃“早茶”的,排队等了1个小时,上来的点心各个都好好吃!比香港的港式餐厅好吃多了,我的感觉是更加适合上海人的口味吧~环境有点杂乱,但上菜速度很快。店名叫:点都得,推荐一下。
晚上去了老婆的朋友家,在离市区打车20分钟左右的地方。距老婆说那里白天景色好得不得了,她朋友一直带他老婆去那边拍外景。顺便说一下朋友是月入近10W的土豪,我的妈呀,关键还比我小,年轻有为啊。朋友家里都是乐器,还有摄影器材。基本上把这些设备换成人民币可以把我淹了。。。
周一:
开始了任务最重的一天,一上来先搞定行长和一位副行长。话说早上还是这位副行长开的门,完全没有任何架子,我以为她是总务的同事呢。。。
一天任务完成之后,和当地的同事随便聊了起来。深圳这边的离职率普遍都很高,跳槽,创业的成本都比较低,对企业主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后来乘地铁回去时我看到很有趣的一幕:深圳地铁里的电视屏幕上放的是区块链创业的内容,而上海地铁里一般放的是:警方提醒您,XXXX。这个差异让我感触很深。
晚场和同事去吃了潮州菜,很巧的是店主是个上海人。来深圳是因为他怕冷,而深圳的温度比较适合他。深圳的天气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没有什么40度以上的天,也没有什么0下几度的天。
周二:
周二我特地乘地铁去上班,深圳的地铁完全不挤,1号线7:45竹子林站上车,到会展中心这一段,非常空,可能是没有到高峰时间吧。地铁里面的排队非常井然有序,我还以为来到了日本。会展中心出来之后可以看到即便是市中心,这里的绿化覆盖率也是很高,这个在上海不太多见。
看到天空雾蒙蒙的一片,我顺手查了一下,妈呀,PM2.5居然150。这个让我大跌眼镜。可能一般情况下深圳的空气比较好,这两天是特例吧。前不久去香港的时候顺便查了一下深圳的天气,PM2.5不高的。顺便说一下,深圳的天气比香港舒服多了,完全没有潮的感觉,和上海到是有点接近,没有上海那么热。这两天在路上走,完全没有出过汗。
然后是人口,第一感觉深圳是没有上海这么拥挤,第二感觉是不想上海那样老龄化程度那么高,基本上我就没有见到过多少60岁以上的老人。然后人口来源可能比较杂,各个地方来的人都有,外国人没有那么多,可能因为香港就在旁边的关系。这些是我的感觉,没有数据支撑,毕竟只呆了将近3天的时间。很有可能感觉到的东西比较片面。
综述:
总得来说深圳这个城市似乎比上海更加适合我居住。更加年轻,有活力,流动性也更强。科技感也很强,至少完全不亚于上海,甚至有可能比上海做得更好。只可惜我最看中的空气质量这一关似乎没有过。。。
顺便说一下,PM2.5的数据,国内的APP差下来都是100以内,上谷歌查到的就变成100以上了,呵呵。
P.S.
到机场,发现机票订错了,订到了明天去了,赶紧改签。最近总是忙中出错啊。。。太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