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意外,大雨如期而至,本次徐州马拉松,注定要在雨中完成,这样也好,会给我另外一种马拉松的特殊体验。
我是个马拉松新手,徐马也只是我的第二次马拉松之旅,所以我仍然会有跑前的紧张,比赛前一晚快到12点才入睡。第二天4:30闹钟准时想起,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清空、洗漱、吃早饭,再次检查所有装备。因天气预报有雨,所以雨伞、雨衣、厚衣服,以及跑步的长裤、长袖、短裤,都放在袋子里备齐了。
5:30下楼叫车,司机是个东北人,在路上我们谈起了他为何在18年前来到徐州,以及最终把家安在了这里。到了目的地,看到路两旁络绎不绝全是跑友,有捂得严实的,有穿的清凉的,有三五成群的,有拖家带口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即将踏上赛道的兴奋。
从下车地点到存包处,走了大约一两公里,路程稍微有些长。这段路程走下来,身体已经微微发热。因为怕下雨天冷,本来我是穿长裤、长袖过来的,但转念一想,如果下雨的画,长裤、长袖粘在身上不舒服,再看看周围很多人都是清凉装扮,于是果断决定换上短裤短袖。决定做起来容易,但要在几万人的场所找个地方换衣服,难度那可不小。好不容易把衣服换好了,急急忙忙来到存包处,路上不断有人提醒我,T恤好像前后穿反了,怪不得穿的时候那么费劲呢,在人挤人、又没有电灯的卫生间里,当时就想尽快套头上完事儿,真是越慌越忙。存好包后,也顾不上形象了,就在路边脱下来T恤,重新把号码弄好。
刚换好衣服就接到了跑团小强的电话,我们如约碰了面,这时天空已经下起了小雨,于是把雨衣拿出来穿好,一起到了起跑集合点。怕雨衣裹在身上不舒服,起跑前就扔掉了雨衣。国歌响起,没有像天安门广场那样的万人大合唱,之后随着一声发令枪声,几万人如潮水般向前涌去。由于赛道较窄,直到跑出去七八公里以后,运动员之间才慢慢拉开距离,赛道才显着不再那么拥挤。
起跑没多久,雨点儿就开始逐渐变大,刚提起来的速度不得不稍微收了收,毕竟赛道变得湿滑,万一奔跑过程中摔倒就得不偿失了。小强脚踝和肋部还有些小伤,这样的速度也正好适合我们俩。由于下雨的缘故,沿途的湖光山色也变得朦胧起来,给徐州平添了另一种味道。雨越下越大,跑鞋早已开始进水,眼镜上全是雨水,不得已我把它摘下来放在腰包里,这下对稍远一点儿的状况就更看不清楚了。这样也好,专注脚下的路,一点点把42.195公里丈量完吧。
本来我想因为下大雨,路两边除了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之外,普通市民应该不会出来观赛了。然而让我意想不到是的,很多市民冒雨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并且其中还有不少小朋友披着雨衣站在雨中,隔着栏杆伸出小手试图与选手来个击掌礼。我被热情的小朋友们所感动,不断跑到他们面前,与他们击掌并表示谢意。
到了36公里时,正好碰上430的兔子,由于我和他们的节奏不太相同,随即和小强商量,他跟着兔子跑,我按照自己的节奏跑,我们在终点处汇合,于是我们俩开始单独行动。过了38公里以后,我的体能到了极限,双腿已经慢慢变得麻木,有些不听使唤,于是不得不频繁停下来接受喷雾,试图减轻大腿部的酸胀感。其实对于此时的我来说,喷雾更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因为我并没有关节处的疼痛感,这也是和去年北马相比进步的地方。
过了41公里以后,我还想尝试加速,但由于体能枯竭的原因,实在是再也无法更快迈开双腿,在终点冲线前我大吼了一声,算是为徐马画了一个句号。最终成绩定格在4小时25分01秒,跟去年北马的4小时25分44秒相比,快了就那么一丢丢。用李阳老师的话说,就是快1秒也是PB,那么好吧,我这次PB了,哈哈。
这次徐马,由于有了小强的陪伴,在雨中奔跑才显得不那么艰难。小强的成绩是4小时25分26秒,他在带伤的情况下,自己的首马能跑出这样的成绩,着实是不简单,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马拉松高手,估计明年就可以破四。小强加油,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次和你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奔跑,只是那时我连你的背影都看不到了,哈哈。
徐州马拉松的组织水平相当不错,特别是前段时间青岛和大连相继被吐槽的情况下。从市委书记亲临现场来看,徐州是想把马拉松打造成自己的一张名片,毕竟不是哪个城市都能组织3万人的马拉松比赛。从领物开始,到沿途的各种补给,市民的高度参与,还有完赛之后各个环节,基本没有什么纰漏,为组委会点赞。
徐州,我还会再来的,不仅因为赛事组织水平高,更因为这儿有我在意的人。
济南,咱们明年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