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幸福并不能划上等号!为什么?
说,幸福是持续的、恒久的快乐,这只是从它们二者是否具有对当事者一生的重要性;
故莱不尼茨说,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幸福是通过快乐的一条道路,而快乐只是走向幸福的一步和上升的一个梯级。
说,幸福是巨大的快乐!这是从它们二者对当事者一生的长短;
故莱不尼茨说,理性和意志引导我们走向幸福,感觉和欲望只是把我们引向快乐。
说,幸福与快乐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存和发展完满与否。
比如,说某人找到一个好妻子,得到了幸福。就在于妻子、爱情、婚姻、家庭对人生意义重大,关涉生存和发展完满与否。而几个好朋友或职务的升迁对人生意义不够重大。
王海明说,幸福与幸福的人和幸福生活不同。幸福是一种幸福的事,它是一件一件、一项一项的。
故阿奎那说,人不可能全然地幸福。一个幸福的人,是指他的主要的、多数的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了满足。
故戈茨说,所谓幸福生活,即快乐是主要的因而对痛苦处于支配地位的生活。
阿盖尔说,幸福是一种对于人生的令人满意的生活的反映,或经常和强烈的正面感情。
人的快乐和幸福与否,并不依他自己的意志而转移,而必然取决于他的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是否得到实现,他的生存发展是否达到了某种完满。
故,幸福的主观形式为:快乐的心理体验因素,而幸福的了客观内容为: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的某种完满因素。
故克劳特说,幸福概念有两个层面:一是关涉幸福的感情,二是指那种幸福的生活。
人生目的的实现,乃是幸福的实在标准。
故亚里士多德说,要知晓一个人所理解的幸福是怎样的,我们只要知道他的生活目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但泰尔弗补充道,将幸福概念的外延扩大,只要一切重大的需要达到,不论这些需要是否转化为目的。所需要的重大东西并不是他作为目的来追求的。
幸福的类型按照人的需要、欲望、目的分为: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
其中,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是一种内在善、目的善;而社会性幸福则是一种外在善、手段善。
故周国平说,可以把人的生活分为三部分:肉体生活,不外乎饮食男女;社会生活,包括在社会上做事和与他人交往;灵魂生活,即心灵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体悟。
幸福根据创造性的有无,分为创造性幸福和消费性幸福。其中的创造性精神幸福就包括了自我实现幸福。
人生最大的幸福,正如孔子所言:立言、立德、立功。
立言即学问方面的创造性幸福,如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立德即品德方面的创造性幸福,如品德完善、成圣成贤的幸福;
立功即事业方面的创造性幸福,如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能工巧匠等的幸福。
泰尔弗说,自我实现的幸福是任何人所能享有的最高级的快乐,是任何人可能得到的最有价值的幸福。
(未完待续,明晚继续探讨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