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人内心都会有(理想形象),一旦偏离,都会自我批判,觉得自己不够好
你会发现很多朋友,包括自己有一个共同的思维习惯,喜欢把目光盯着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必须把它们改过来,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习惯有问题吗?当然没有。有问题的是什么呢?是许多人总会不自觉地在中间加上这么一步:
我有这里那里做得不好 → 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 → 我必须把它们改过来,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们总会非常容易给人贴标签。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我们就会把他安上对应的标签,哪怕这件事情只是他的一个侧面。同样,这一效应对我们自己也成立。
但凡某一件事情做得不好,我们就很容易给自己贴上对应的标签。
比如:
本来想通过跑步减脂结果半途而废 —— 我是一个不够自律的人;
脑子里有很多改变当下的你的想法就是不行动 —— 我是一个懒惰的人;
很容易对一件事情失去兴趣 —— 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三心二意、三分钟热度的人……
问题是什么呢?
大家都讨厌别人给我们“贴标签”,但实际上,
当你给自己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时,不妨想一想:这个标签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
比如,当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不够自律的人,那么反过来,在你的理解里,一个充分自律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比如,有研究发现,自律水平比较高的人,他们会在无意识中压抑强烈的情绪,这就形成了一种“情绪惯性”。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本来应该欢呼雀跃,但这类人的“情绪惯性”却让他们用冷淡取代了喜悦。
其次,过度自律会让人有不满的情绪。
影星文章曾经说过,一个人的自律程度越高,服从度就越高,这类人会更遵守组织的纪律,对工作更严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靠谱。虽然靠谱挺好的,但问题在于,人们会习惯这种靠谱,并且把这种靠谱视为理所当然,而忽视了靠谱的人在背后做出了多少牺牲,克服了多少困难。
当自律的人背后的付出被忽视的时候,高度自律的人就有可能心生不满。
这样的人确切存在于你身边吗?
其实,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并不真实存在。我们并不是以实际哪个人为蓝本,而是以我们心目中的某个理想的形象为标杆,告诉自己:我要去向他看齐,要去做到他那个程度,我才是合格的。
但这个理想的现象真的存在吗?
举个例子:你在生活中,一定会经常在内心深处,闪过一些类似这样的念头:
一个成熟的人,不应该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或情绪波动,这是很幼稚的做法;
不应该把时间花在「无用」的事情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上;
在别人面前要表现出自己的稳重、成熟、可靠,不应该把自己软弱或率性的一面展示出来……
这些念头,其实就是这个「理想形象」对我们的规训,一旦我们偏离了它的轨迹,我们心中的自我监控系统就会开始进行自我批判,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希望能重新回归正轨。
这其实就是造成我们内耗的一个「能量黑洞」。
02
如果你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再加上强大的「消极偏差」两种力量糅合在一起,会阻碍你前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人常犯的错误是:因为自己有种种不好的毛病,就灰心丧气,认为「有这些毛病的自己是低价值的」。但问题在于,这样想只会让你陷入一个永恒的负面循环里面,你永远没有动力走出来。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你首先要认同一点:「我是有价值的,改掉这些毛病能让我更好」。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才会发生。
原因在于:大脑有非常强大的自我暗示功能和稳定需求。
因此,如果你给自己贴上负面的、低价值的标签,那么就相当于给大脑锚定了一个方向。为了保持稳定,大脑就会调整对外部信息的接收权重,来尽可能维持这个方向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旦你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低价值的,那么当你遇到各种各样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时,就会更高强度地激活大脑,把它往内部归因:「看,我果然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以此来强化自己的认知,保持稳定性。
反过来,当你在某些事情上做得好时,大脑则会倾向于把它往外部进行归因。
它会觉得: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而一个不够好的人是不会做得好的,所以我做得好肯定是因为某些偶然因素,或者因为运气。
这就很容易导向「冒名顶替综合征」,让自己始终活在惶恐和不安里面。
进一步,出于生存需求,大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天性:它总是会对危险和损失更敏感。
这就进一步导致了:一件事情,哪怕你全程都做得很好,只是在最后收尾时做得不够好,它也会给大脑发送一个剧烈的信号,让大脑把它编码为负向,让自己产生负面的沮丧和挫败感。
这就叫做「消极偏差」,它是非常常见、非常底层的一种思维模式。
消极,就是把苦难的责任,推卸给命运、基因、环境,然后怨天尤人,寻找心理宣泄,但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消极,就是在抱怨中臣服于困难。消极,就像一块巨石一样,把你,和你周围的人一直往下拉,一直往下拉,直到沉入海底。
所以,史蒂芬·柯维说,从依赖期,走向独立期,第一个必须建立的习惯,也是最重要的习惯,就是“积极主动”(Be Proactive)。积极主动,就是从“环境决定论”手中一把夺回“选择权”,就算看上去再不可能,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出积极的改变,哪怕是改变一点点,都是在浮出水面,游向岸边。
运用:如何积极地获得主动权?
怎样才能不让外部环境,或者别人左右你,积极地获得主动权呢?史蒂芬在书中介绍了几个方法。
第一,在刺激和回应之间,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别人提了一个大胆的提案,你脱口而出“不可能”。他的提案是个刺激,“不可能”是你的回应。但真的不可能吗?先别着急下定论,至少在刺激和回应之间,给自己30秒时间想一想。别小看这短短30秒,它帮你从你的情绪手中,一把夺回“选择权”,然后交给理性和价值观。
第二,用积极的语言,替代消极的语言。
你的语言代表你的心声。
你说:我就是这样做事的。你心里其实在想:我这辈子改不了了。你把改不了的责任推卸给命运。试着选择积极的语言替代,比如: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你说:他把我气疯了。你心里其实是在想:是他的责任,他控制了我的情绪。你把生气的责任推卸给别人。试着选择说: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积极主动,是一个人从依赖期走向独立期,最重要的一个习惯,就是不把责任推给命运、基因、环境,积极掌握主动性,用“选择的自由”,对自己负全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