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的超篇小说《露天电影》对笔者而言,被吸引的首先是它带有戏剧性的“虎”头和干净利落极具讽刺意味的“豹”尾,徐极其内敛又富有张力的文字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引起反复咀嚼回味的兴趣。
书中的两位主要人物秦山原和孙伯让,本来永远不会见面和交集,却以巧妙的故事编排,一个切入点,大学教授秦山原无意中改变行程,回到15年前自己曾待过的小村庄而而始。
本篇以流畅细腻的笔触,分别讲述秦山原和孙伯让,记忆里故事背后的来龙去脉,上演至故事的最高潮,恩怨纠葛的复仇情节。对小说故事内涵和文笔表达亦有精炼的总结。
“露天电影”具有投射功能。它像是一块巨大的幕布,让人们在上面看到各种画面。成为一种张力十足的视觉呈现。那些过去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放大、被审判。它把秦山原的真实面目通过一个对“露天电影”带有很大好奇心的顽童的嘴,像看电影产生的效果一样,传播开来。这是秦教授回乡后,回放他做放映员时期所发生的故事,一部无需银幕就呈现出来的“露天电影”。随着影片的结束,风风光光的秦教授现出了原形,他再无颜去面对那些对他尊敬有加热情款待的乡亲们。
《露天电影》的作者用极其冷静、诙谐的语言风格,从一件细小事件插入,达到了暗流汹涌的效果。推荐。
作为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西游记》,其中的人物故事解读,一直是作者们津津乐道的。本篇的主题为“谁是最爱悟空的人”。
《西游记 》里西行的四人一马,除了孙悟空,其它的人和马皆为有头有脸的前世。唐僧前世是金蝉子,如来之弟子;猪八戒前世是天蓬元帅;沙僧前世乃卷帘大将;白龙马本体是东海龙王三太子。
只有悟空并无任何背景,只是集日月精华的石猴。幸运的是他有一位曾教他本领,不能提却一直在心的师傅一一 须菩提老祖。
须菩提老祖和唐僧都是孙行者的师傅,但谁更爱他呢? 本篇从故事的细节里,追溯探究,得出最后的答案。须菩提老祖明明知道以后的悟空可能会闯祸,收他为徒便是引火上身,可还是收了并传他七十二般变,教他筋斗云,练就一身本领为自己化劫去难。他是最爱悟空的师傅。推荐。
《不去讨好任何人》为心理类书籍,作者滑洋,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心理治疗和个人身心疗愈领域。
本篇天头就讲,讨好型人格的种种现象,要通过别人的认可、同意、理解,才放心,否则,就一直不安,似乎别人的决定主宰了他的决定,操控他的思维情绪。
对于那些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感到困扰与痛苦的人,特推荐这本书。
本篇就讨好型人格的具体表现,总结8种行为模式、8个关键词,对观点加以分析论述,确定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穿插具体的人物实例、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详细生动,使之更有说服力。推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3c0076146282961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