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这是呵斥子路:“仲由!能真正知道德的人,太少了!”孔子语气里,子路也被包含在不知德的人里面了。后人猜测,这句话是在“子路愠见”时说的。就是前面讲孔子在陈被困绝粮,子路气呼呼地进来找老师发泄情绪。
“知德”,要知道什么样的德呢?张居正说,义理之得于心者谓之德,如果你不是真的懂了、透彻了、心里明亮了,实实在在自己身上有了这个德,你就不能体会到其意味之深长和真切。
能知德的人,又有几个呢?在陈受困,子路就愤懑不堪,以至于对老师都有了怨气,他就是不知德的人啊!
窘迫和苦难,给君子一个看自己、看别人和看世界的角度,没有苦难,就没有进步,一帆风顺,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总要有艰难困苦、惊涛骇浪,才能成就大智大德。
❤️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亲爱的战友们,大家早上好!又到6点半了,我们继续学习论语。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到的内容。《论语》第15篇“卫灵公篇”的第2章。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说的是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被围困绝粮的时候,孔子对子贡说的一段话,他先是设问,赐,就是子贡,端木赐哈。
你是不是认为我是一个因为学的多而记得多,才有的一些成就的呢?
子贡脱口而出,说然。第一反应就是:是的,觉得这是必然的事。
但同时听孔子这么说,心里面也有疑问,听口气不像是他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于是乎就来了一个反问:难道不是吗?
孔子接着回答说:非也!是的,确实不是,而是因为我一以贯之。就是说虽然博学强识是其中的一个特点,但那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说我们学的越多,记得越多,我就越厉害。而是因为我能找到道,找到道以后我就能够把他它坚持贯彻下来。
到底把什么坚持贯彻下来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忠恕之道,一直坚持贯彻下来。比如前面孔子曾跟曾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别人问的时候,他说:忠恕而已矣。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仁,把仁这个核心思想一直贯彻下来,矢志不渝,所以才有的今天。
我们有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能不能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心中的道而一以贯之呢?这是问题的关键。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呢,我们再来学习新的一章,这一章看起来非常简单。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这里当然是孔子了,孔子说什么呢?由,就是仲由,就是子路。知德者鲜矣,就是能够真正懂得德的人,知道德的人太少了。
这句话里面一个是对子路阐述事实,他的观点,就是懂得德的人太少。另外一个其实也是在指责子路,就你也是这样的人,包括你在内都不懂得德。
有一句话说的好,凡是果必有因,那为什么孔子会对子路这样说话呢?
原因在于,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在陈绝粮的时候,子路愠见孔子:君子亦有穷乎?气呼呼的找孔子来吵吵他:我们是君子,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连饭都吃不上,眼看就要饿死了!
孔子这时候不得不给他解释,君子也是人,也会受到穷困的时候。不过我们君子他穷困了,依然能够坚持原则,处乱不惊。
而小人要遇到困难了,穷困了,直接就乱了方寸了,直接指明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
那关键来了,知德,到底是知什么样的德呢?
先来看看张居正说的。张居正说:义理之得于心者谓之德。
就是说如果你不是真的懂了,透彻了,心里明亮了,实实在在的在自己身上有了这个德,你就不能体会到其意味之深长和真切。
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知德,则性情际遇之乐自然充足,他一定是安心的、充实的、快乐的。外来的各种好的坏的遭遇,对他的安心、充实和快乐,既无所加也无所损。
大到用舍行藏,就是反复讲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还有死生祸福,都不能动摇他的心。就像王阳明讲的,我心光明,不为外物所动摇。
这样来看的话,能知德的人有几个呢?那真的没有几个。
平常的时候,说的都非常好,好像什么都明白,一碰到事了,一遇到困难了,立马就怀疑了,就慌张了,就不知所措了,就愤懑不已了。
在陈受困,子路就愤懑不堪,以至于对老师都有了怨气,这就是不知德的人。
如果真正知德,首先就能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就会积极的去面对,不是去怪罪别人,该想办法想办法,该和老师共度难关,共度难关。
作为大弟子就要去安抚师弟,稳定情绪。因为大家都知道,真正打败人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乱了方寸,那么想不败都难。
我们从小就受教育,要正直善良,尊老爱幼,努力拼搏,勤奋上进,还有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是不是德?也是德。
但是我们没有被教导说德是什么,德是内心强大,是安心,是用舍行藏,是死生祸福不动于心,这不能不说是品德教育的一个缺憾。
德也是知行合一,你不能说这道理你晓得了,你一定是遇到了事儿,在那艰难困苦中磨练过,真正成长起来,才有了德。
在陈受困,就是对孔门弟子的一次洗礼。
《荀子•宥坐》里面有一个这样的记载,给大家说一下,说当时孔子还给子路讲了这么一段话:“由!居!吾语女: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勾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什么意思呢?就是仲由,你坐下,我来告诉你,这是孔子郑重其事和子路说的。
说从前晋公子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于流亡途中的曹国,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被围困的会稽山,齐桓公小白的称霸之心产生于逃亡之处莒国。
所以处境不窘迫的人就想得不远,自己没奔逃过的人志向就不广大,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流落在这桑树底下,明天就不能得志呢?
说到这里,我想在前面我曾经给大家加过一个餐,在那个加餐里面,我们特别强调,说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经受过挫折。
就像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就像济南钢厂的一位工人说的样子,一炉钢把它练出来,要经过无数次的挤压,如果不挤压,那么这炉钢杂质太多就是废钢。只有经过千万次的挤压,把杂质滤出来才是好钢,才有真正的用途。
因此我们教育孩子要有挫折教育,不要把他伺候的太好,什么事你都替他办了。他只管去学习,不去动手实践,遇不到任何困难。这样的孩子很脆弱的,很容易出问题。
窘迫和苦难,给君子一个看自己,看别人和看世界的角度,没有苦难就没有进步,一帆风顺是不可能到达彼岸的。
有艰难困苦,惊涛骇浪,才能成就大智大德。
还有一种解释,这个德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
也有的说是行为道德规范,具体的我想一句话也很难把德本身说得清楚。
但是希望我们经过前面的一番解释,让大家重视德的重要性,认识到知德者鲜矣。
因此,我们首先要知德,要能够知行合一,要能够正确的接受和面对困难。
好了,这一章就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学习卫灵公篇的第四章。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这里面也会提到无为而治,那么儒家的无为而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一个意思吗?那到底是什么叫无为而治呢?
希望明天大家6点半依然准时聚在这里,一起聆听和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