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每每想到这句话,我便会想起西湖的那朵白莲花,那个不会凋零的女人——林徽因
她生命中的秋季,没有多大的悲伤,望着春天留下的几许残红,就真的翩然辞别了,她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就连辞别都是翩然的,没有多少苍凉,只有淡淡的叹息。就在那个碧云满天,黄叶飘离的清秋。
她的右手握着一支笔,写尽了繁华、风霜。她的左手握着一把自己炼就的锋刀,残忍的削去流年,独自品尝深秋。尽管这一生,林徽因从未真正的有过寂寞,徐志摩对他百般依恋,梁思成对她疼爱有加,金岳霖对她不离不弃。她的诗文宰割时代文坛上是不可缺少的风景。她的事业更是拥有那个年代许多女子都不曾享有的荣耀。所以,纵算面对秋叶飘零,但昨日春花在时间的明镜里,永远也不会凋零。
这朵美丽绚烂的白莲花,注定有很多优秀深情的男子为她驻足,为她守候。
既然选择华丽的转身,就不该再去深情回眸。就像徐志摩离开康桥的时候说过的那一句话:“我悄悄的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想张幼仪终究还是怪过林徽因,徐志摩为了林徽因才离开了张幼仪,可林徽因既爱徐志摩,却不和他在一起。这也不能怪她,她只是选择了自己想要走的路,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女,无需为一段朦胧的初恋付出一生的代价,她不明白,既然爱了就该承担。那时,她只懂的相爱,不懂得相守。
几程山水,千般故事,皆化作梦幻泡影。
眼眶涌出一抹热流,湿湿的。因为我不经想起了那个让人心疼的男子。一个守候林徽因一生的男子——金岳霖。他是林徽因永远的邻居。因为建筑学需要经常考察,所以林徽因和梁思成居不定所,可无论林徽因搬去哪里,她都有个永恒的邻居。金岳霖的一生,我想它可以完美的诠释这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若干年后,金岳霖回忆到追悼会时说:“ 追悼会是在贤良寺开的,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他沉默了下来,好像已把一本书翻到最后一页。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这个男子从未将她真正的拥有,却守护她一生,一生未娶。林徽因离开后,金岳霖只能依靠那些微薄的回忆支撑着过完余生。因为他的人生中除了林徽因再无其他人。
林徽因去世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顿使举座感叹唏嘘。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仍旧独身,他认为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一个阶段,因此,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
或许对于金岳霖来说,林徽因从未离去,她一直活在他的心里。
林徽因的一生算是清明,一路行来,虽不是坦荡之道,却也是无需在刀尖上舞蹈。人生宿命虽然有太多的纠缠,但林徽因却一直是理性之人,一笔一划她都把握得极其有分寸,所以没有太多的涂涂改改。但岁月因为有了缺憾才完美,人生有了修改才真实。
生如夏花一样绚烂,死若秋叶一样精美,多少人希望自己的一生可以这样。林徽因做到了,她这一世应该算不长不短。她像青鸟一样倦而知返,在月色还没有散去的晨晓离去。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