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做《如果有可能,我宁愿不做微信公众号》:
多少个夜晚,多少个跟我一样的年轻人,为了公众号文章如何能做出更高阅读量而抓破脑袋、辗转反侧,多少次因为一篇文章的标题要如何取而纠结万分,好像这是关系生死的事儿一样。……
外国的创业者都在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而国内的创业者大多都在做公众号。多少智慧和脑力都被倾注在这里,倾注在微信对话栏里那个被折叠起来的蓝色小方块中,倾注在了那个魔性的小红点上。
正好今天的《冬吴相对论》说成年人很讲究“绩效”,而小孩子就可以摔了一跤看见地上的花然后趴一下午。无可厚非,可量化的研究和做事方法让我们整个社会都前进了,效率提高了。但这并不一定跟内心满足有关。
《乌合之众》里面说,群体运动领袖动员有三大手段:断言、重复、传染。我常常饶有兴致的去匹配那些微商和KOL的手法与发动非理智群体运动的手法。我也知道《影响力》中许多例子来自邪教、犯罪和传销。我了解一些小技巧的好处,但我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善意的出发点,而不是为了自己有个漂亮的“数字”。
就像有的人不断去了解朋友的收入一样,他们需要身边的人的收入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他们害怕被市场低估,他们希望自己能略高于朋友们收入的平均水平。
但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会这样?
心中认为自己和他人存在高低贫富之分。
对自己的价值和需求不坚定,觉得别人做的好的事自己也要做好。
焦虑,自卑,需要不断通过别人来给自己定位。
想知道市场的薪资水平,找个猎头打听比自己搜集的片面的信息靠谱多了。但最根本的是,做比较是无法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更无法平和的去成为那样的人。
从小我们就要用分数论人,后来变成凭收入定胜负。我们始终不能安于人和人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各自去做各自的事。
为什么美国企业能坚持“salary is private”的制度,大概不仅仅是薪资差别是人事管理手段。大概人家真的没有那么在意。在奥马哈小镇上,人人都知道巴菲特,知道巴菲特家在哪里,但提到他就像提到另一个普通人,只是他刚好是股神。大家各行其是,各安其位。
我们太看重一些差异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论语中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现在我们好像已经很难去享受安贫乐道。贫富是指各方面资源和条件的贫瘠和富足的状态,不单指财富物质,也包括知识,能量,身体条件。反过来,看不起文化低的人,看不起各方面层次低的人也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和他们高下贫富之分。然后希望自己不断的趋向于富足富有,超过他人。但这样的层次的区分并不能代表哪一种更优更有意义。
从心里保持对他人的善意,真心希望别人更好,能让自己自信。抛开比较,抛开别人生活的阴影笼罩,仔细去想想,我还想做什么。终于,对于千千万万种生活方式,哪怕有的更看上去更漂亮,也有所舍弃。也明白另一些狼狈的意义。
没有数字,没有绩效,没有量化的目标,更不要有与别人的比较。才能真正去思考自己想做的是什么,安于true-myself,专心去做那些讨好自己的事。
修因不求果,投入于内心。
更多地方找到我,请看个人简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