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敦刻尔克》描述了一场大撤退,抑或是一场大逃亡。在逃亡过程中,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德军的空中轰炸持续不断,每一次轰炸过后,无数年轻鲜活的生命,刹那变成异乡之鬼。
生死关头,考验的最是人性。为了能活命,人性的恶往往会激发出来。不择手段,弱肉强食,是人性的本能。
但《敦刻尔克》却为我们展示了生死关头的人性光辉,让我们对这样的军人肃然起敬,对这样的国家充满尊重。
场景一:海滩上,军队有秩序地排着队,等待救援船只的到来。一队士兵抬着伤员担架过来,大家主动闪开一条道,让伤员先上船。这在平时,让的是耐心,而在这里,让的就是生命。40万的大军,按最乐观的估计,能够撤退出去的,也只有4万人。早一步上船,就多一点生存的希望。每一个人心中都明白这点。但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大家克制着对死亡的恐惧,克制着对回家的渴望,整场撤退在德军的炮火下井然有序地进行,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威严和荣誉。
场景二:当得知大批英国军人被困在敦刻尔克不能回家时,民用船主道森和他儿子以及儿子的朋友乔治,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去营救。他们并非不知道此去的危险。在途中营救的一名海军军官,当得知他们要去敦刻尔刻时,立刻露出了惊恐的神情,告诉他们那是死亡之地。况且,道森的大儿子刚刚在战争中牺牲。但他仍然坚持前去。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是因为法律和权威的强制,而是一种自觉和自愿,这才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支柱。
场景三:英国皇家空军士兵法瑞尔,驾驶战斗机执行任务。在飞机被击中,油表损坏后,他本可以返航,但他没有;在两位同伴飞机先后出事,战斗40分钟的任务已完成,他本可以返航,但他没有;当油即将耗尽时,他本可以降落到盟军控制区,和大家一起撤退,但他没有。为了军人的荣誉,为了保护大家,为了鼓舞土气,他拼尽全力,在迫降时,还击落了德军的一架飞机。最后降落到德军占领区,被俘。在被迫撤退,处处挨打的局面里,他就像希望的火种,指引着,激励着大家,坚持了下来,活着撤出了死亡之地。
场景四:从u型潜艇攻击中侥幸逃生的军官,被救后,在极度想家和濒死的经历中失去了理智,和船主道森发生了冲突。前来劝阻的乔治被无意推倒,掉在了船舱里,头部撞伤,生命垂危。但当失手推人的军官内疚地问起,乔治还会好起来吗?道森富有深意的点点头。战争给军官带来的创伤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治愈。如果再告诉军官因为他的原因,害死了一个曾救过他命的年轻人,也许会让他自责一生,甚至自杀。在这种情况下,宽容的大爱是唯一的选择。
场景五:在大撤退中,指挥官们是最后一批撤离的人。波顿将军作为最高指挥官,留下来继续指挥法军撤退。这几乎颠覆了我的认知。有危险时,让领导先走;有错误时,先处理小兵;追究责任时,让临时工扛雷。这难道不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做的吗?怎么到了这里,官越大,越有责任,也越有危险呢?我忽然理解了整部影片的魂之所在,正因为有这样的军官,才有这样的民众,才带出这样的军队,才有这样的国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