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和远方散文
《送你一颗子弹》:有多少人只愿成为自己?

《送你一颗子弹》:有多少人只愿成为自己?

作者: 想不出名字能咋地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15:54 被阅读0次
《送你一颗子弹》:有多少人只愿成为自己?

    一口气读完了刘瑜小姐的《送你一颗子弹》,虽然这本书内容大都来自于她的博客,她自己也承认书中的心境想法与今日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还是引那个,那个漫不经心的,带着文人的幽默和女孩特有的小情绪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为知音。毕竟能写出"被梦想俘虏的人是在追逐噩运""对于有志青年来说,发疯是多么光辉灿烂,简直义不容辞"等诸如此类让我想跟她隔着书击掌的句子的人也并不太多。伟大的经典很多,一本书里的观念完全契合我们自己的,那就有些缘分了。

    书中有很多有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其中一个就是关于"自由主义",什么是"自由主义"?我理解为是完全遵循自己的内心,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做自己,无论这个真实的自己在别人看来多么奇怪和糟糕。这是个多么具有吸引力的口号啊,难怪有人说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样的句子,难怪《勇敢的心》中男主在生命垂危时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Freedom"。

自由的可贵在于难得,在当今的社会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强大的赚钱能力

没钱啥都干不了,这个大家都知道,没钱就得挣钱,现在大部分挣钱的方式都是通过出让一部分自己来实现的,比如你在公司里打工,那你就得听老板的,你在家啃老你也得看爸妈脸色,经济不独立的人是没有自我的,除非你能力卓越,让别人看你的脸色。

二,强大的心里素质

有能力还不够,内心还得强大,你钱已经多到赶超巴菲特,权利已经大到可以轻松一手遮天,可你耳根子软,别人三言两语就可以影响你,心肠软,忍不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一天到晚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舆论和道德的条条框框里,或者被自己的贪婪所俘虏,这样的人也没办法得到自由。真正内心强大的人知道是谁,去哪里。世间万物,没有什么可以影响他,万水千山都不能阻挡他的步伐。

三,宽容成熟的社会环境

人与人的联系构成了社会,社会的状态由每个人的状态决定,一个成熟的更具包容心的社会环境,无疑可以催生更多的自由主义者,当社会的风向是鼓励多元化,当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用担心会被歧视被打击,当成功的定义不再是住更大的房子,有很多的存款,而是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已的价值,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定制幸福,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大声拒绝让我们不适的行为,而不是因为害怕别人的看法,而憋屈的接受,当我们可以成为我们自己,而不是一个个面目模糊的人头,我相信,自由主义的时代即将降临。

    自由很难,以上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所有的伟大的都是从最开始的一小步中诞生的,我持续真实着,持续思考着,持续坚强着,等待自由润物细无声的侵入我生活的各个方面。独身主义,自由主义的刘瑜小姐结婚了,有很多人还跋涉在成为自己的路上呢?

   

相关文章

  • 《送你一颗子弹》:有多少人只愿成为自己?

    一口气读完了刘瑜小姐的《送你一颗子弹》,虽然这本书内容大都来自于她的博客,她自己也承认书中的心境想法与今日也有...

  • 再“送你一颗子弹”

    回想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子弹”不一定是去伤人的,也可以只是出于自卫,警告危险的靠近吧。“送你一颗子弹”,在我...

  • 选择一条辛苦的路

    作家刘瑜曾在《送你一颗子弹》里坦言,书中记录的那些年,生活非常稀薄,没有多少人物、事件或催人泪下的经历。但她相信:...

  • 《送你一颗子弹》刘瑜:一点一滴的牢骚聚在一起成就了生活这条河流

    在很多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引用“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说......” 一度以为《送你一颗子弹》是本金句频出的叙事...

  • 读书 | 送你一颗子弹 (附书)

    送你一颗子弹:好坏与欣赏无关 送你一颗子弹。这样爽快的书名实在讨人喜欢,而且因为联想起某句歌词而触动我。Give ...

  • 2017-3-26

    送你一颗子弹 锻炼别分心去吧皮卡丘

  • 读刘瑜

    近期看了刘瑜的两本书《送你一颗子弹》和《观念的水位》。 《送你一颗子弹》整本书看完,感觉就像是一个真诚的不那么矫情...

  • 观念的水位在哪里

    我是在读完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后再来读这本观念的水位。虽然都是随笔集,但是这本明显读起来吃力得多。在送你一颗子弹里,...

  • 刘瑜|《余欢》——大龄留美男女的how about love

    刘瑜,以《送你一颗子弹》被广为人知。看送你一颗子弹的时候我就想,一样都是用双眼看这世界 看到的东西怎么会相差怎么多...

  • 送你一颗子弹

    浸入到自己的深渊中,倏忽间发现,我这几年最最大的改变是,曾经追求的飘渺的崇高、深刻、执迷,全都幻灭成了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送你一颗子弹》:有多少人只愿成为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of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