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穷查理宝典》P94
导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竞争策略,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但若想突围而出,其实都是技能的深刻和宽广。
在第94页中,有这样一个主题:熟练和眼光,引用了两个人的2句话:
1.你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够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会失败。你若想在任何领域拥有竞争力,就必须熟练地掌握该领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么做,这是人类大脑的深层结构决定的。(查理·芒格)
2.我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全部信息都局限于他的工作领域,那么他的工作不会做得很好。一个人必须有眼光,他可以从书籍上或者人们身上一最好是两者兼有—培养眼光。(哈维·费尔斯通)
后面一句的作者我第一次看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保持竞争力,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知识的深度,保持探究的心,去了解事情的真正成因。二是从知识的广度上下功夫,不但从工作的领域出发,而且还要从育儿、交友、投资等社会上的其他领域出发,才能成就工作的熟练和眼光。
实践起来,第一个方面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面对陌生的领域,我们无法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也好办,那就是先专注于某一工作领域,深刻理解其运行机制和底层逻辑,精通后便能触类旁通。“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等句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方面,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常常重视直接知识的作用,而忽视间接知识的作用。在年轻的时候听到一个笑话,一女子对人说,下班后她老公不务正业,整天把电脑拆来拆去。她是忽视了电脑技术对工作的间接作用。在生活中,有人抱怨自己老公整天钓鱼,殊不知钓鱼也是一个领域,钓鱼领域领会的深刻,对工作领域也有促进作用,查理芒格就经常钓鱼。在工作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有人在加班时,学学财务,看点管理,在一些极端的人员眼里,就是工作不着急也来加班,学习吧,但看的不是专业书,这是典型的混时长(无论支持或反对本书观点,切勿对号入座),其实这是对培养竞争力的误解。多年以前,日本的管理界有人出了一本书,叫《雇佣整个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它把一个人的未来全包了,就因为深刻体会到,个人的喜怒哀乐、索隐求怪对于工作的促进作用。用人单位的关注女职工、节日慰问、给员工父母写节日贺信,也与这一条相合。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某一天,领导看着你抱着手机看新闻,领导不问你在干啥么,也不在意你干什么,不责备你,然后该讨论工作就讨论工作,这样的日子也快近了。
后记:
本文分享到单位读书群之后,书友推荐读《刻意练习》,之后我跟帖了下文:
一直有人给介绍《刻意练习》这本书,今天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听了上面的音频,感谢xxx的分享。
1.书中介绍了如何在一个领域中成为高手,并介绍了在不同阶段中克服问题方法。
2.与早上分享《穷查理宝典》中的段落相比,《宝典》重在选择的领域,提醒要掌握的内容,以及辅助领域的内容对成为高手的功用。重在what。
《刻意》这本书重在选定的领域内,个人努力的方式,重在how。
3.另外,宝典中关于辅助领域的作用中,可以发展出成为高手的迂回策略,这也是一种方法(how),与《刻意》的专注是不同的。
4.《刻意练习》按照学习规律的发展,给了一个顺序的立体展示。《宝典》只是平面性的介绍了深度和广度两个要素。[呲牙][呲牙][呲牙][玫瑰][玫瑰][玫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