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集》读后感
文 小荷七七
【4周 第5篇】不忘初心,做一个有情怀的人初识汪曾祺,源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散文《端午的鸭蛋》。文章以质朴平淡的文字记述了家乡高邮端午节的风俗人情,特别读到“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每一次都被先生的家乡情结感染着。我始终相信你说过的话,藏着你走过的路,也藏着你的气质。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就是这样,总是用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语言平淡朴实,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汪曾祺的作品被看成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这段散文集封面上文字并没有加黑出现,而我却第一眼记住了它。期待汪老的文字很久,幸福来临的那份小确幸,我不知道该如何与人分享。姑且写下只言片语,也算为这份遇见作个珍贵的纪念。
01
散文分为四辑,从品位人生,草木春秋,舌尖韵味,岁月痕迹四个板块,再现了先生经历过的人生百味,兵荒马乱岁月里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见过的人,天南海北吃过的美味,高邮的,云南的,北京的,扬州的……
一路追随,你会发现先生和家人融洽密切的亲情。对父亲,他说“多年父子成兄弟”,对他的生母和两个继母,每一个都是情深义重,感激怀念;你会看到先生对旧病的杂忆,不用麻药,一颗蜜枣就敢趴在茶几上,让医生豁开“对口”恶疮的坚强;昆明考学时,得了疟疾,医生推打强心针,他忙问人家要不要写遗书的那份幽默;还有治了几十年要命的牙疼病;文革下放农村,他有了“劳动是沉重的负担”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感慨;天真无邪的童年记忆里,捉弄土蜂,为鸟而哭,陪着表姐姐们攀树折枝;在昆明的翠湖看书,喝茶,穷遛着;天南地北的舌尖美味,单听着,嘴里就汩汩生香,韵味十足了。
《品位人生》章节里,我最想用感恩,感动来形容我的读书感受。在《胡同之没》的序里,汪老为我们再现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也让我们知道了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也许今天看来,这精义成了懦弱和无能。可那时那地,这个“忍”又何尝不是平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调和剂?“穷忍着,富忍着,睡不着眯着”。好一个“睡不着眯着”,这话真是太精彩了。怕是也只有生活在皇城脚下的北京人,才有如此的底气吧!
胡同文化在衰败,没落。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了无生气。汪老写道“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再见吧,胡同!”
再见的,难道只有胡同吗?
那些逐渐消逝的莫高窟月牙泉,被天上以隔绝的方式宠爱多年的泸沽湖,令人痛心疾首的罗布泊,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万里长城,如今,它们都又魂归何处了呢?
再想想那些渐渐被我们过淡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很多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都跃跃欲试,将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这不能不说是个笑话。就连我们最重要的春节,如今也索然无味,反倒总是跟风迎合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人的节日。每一个中国人都该深思。
在商品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我们很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行渐远,先生敏锐的捕捉信息,希望以引起国人的重视,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湖丢了,水没了,长城破损了。
人仍在,心还在,情怀不能改。
读至此处,我真有一点明白了,为什么大家称赞汪老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是科班出身。他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的钻研。
在《自报家门》一文中,他都有详细的介绍。
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是江苏北部水乡城市——高邮。他出生于一九二0年三月五日,按阴历算,那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许是中国人都重视过元宵的原因,所以,汪曾祺先生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他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祖父八股文写得特别好,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这是旧式地主家庭,可祖父持家非常节俭。据先生回忆,一直到读高中时,晚上他们家有的屋里还是豆油灯 ,这在当时的城里是找不出几家的。
祖父喜爱喝酒,一个咸鸭蛋能喝两顿酒。还乐善好施,经常免费为人医治眼疾,这是祖传的手艺。小时候,祖父教过先生写初步的八股文,赏给他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名贵的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限于此。
生母杨氏,在先生三岁时,便撒手人寰。杨家是名门望族,杨母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嫁入汪家,还能每天写一张大字。
父亲是个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还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还练过中国武术。每到春秋佳日,天气晴和,他就打开画室作画,先生便在旁边看着父亲画。父亲学过很多乐器,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他们家都有过。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还不算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行程,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由此看来,汪曾祺的骨血里,注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分不开了。与生俱来的优势,后天再努力学习,那些后来者又该如何超越呢?
02
汪曾祺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本县读的,每天读书来回的路上,他都要到学校旁边的佛寺里逛一逛,看四大天王、释迦牟尼、十大罗汉等佛像。他还看街边的店铺、手工作坊、布店、染坊等,每天东看看西看看,百看不厌。有人问他,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他说,“这和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想想小说里,那些幸运的,不幸的故乡小人物,我们就能理解先生这些话背后的故事了。
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告急。先生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半年的时间里,陪伴先生的除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是《沈从文小说选》,一本是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先生自己说,这两本书定了他的终身,使他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他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许这也是他投考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的最初的想法吧!
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六年,七年的云南生活,弹指一挥,天地一瞬。七载云烟,先生这样说,“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汪曾祺先生离滇北上,兜兜转转的,先后做过中学教员了,任职历史博物馆,接管文教单位,做过中学副教导主任。一九五八年,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到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改造。直到一九六二年初,调回北京。
03
不管走到哪一步,汪老都能找到一点乐子。他不忘初心,随遇而安。他始终保持一颗赤子的情怀,他说,生活是很好玩的。
他的好玩生活从这里可以寻得蛛丝马迹。
@凡事都要适应,习惯,凑合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汪曾祺的治牙史要从上大学那会说起。牙疼时,人家幸灾乐祸地想:我倒看你疼出一朵花来!根本不把牙疼当一回事。可是,老疼也不是事。决定果断拔掉祸根。从同学处攒借点钱,准备去找收费甚低的修女牙医,不巧修女休诊。人家欣喜若狂,拿了这笔钱,在牛肉馆美美地吃上一顿。
昆明七年,从此不治牙。到了北京,有几颗牙陆续辞行。为防止尚可效力的牙齿向空缺处发展,不得已做了一幅假牙。
文革时期,一个冒失鬼推门又撞掉他四颗门牙。简单凑合对付好几年。1986年,要随团访问香港前,有人说,他的那嘴牙,七零八落,有伤国体。没有办法,为了国家形象,必须尽快做一幅满口。如此折腾两周,终于修成正果,一劳永逸。
他说安假牙要慢慢来,等牙床和假牙严丝合缝,浑然一体,才好。
安牙这样,凡事莫不如此。不悲不喜,一切都能适应,习惯,凑合。
@那些活色生香吃过的美食
汪曾祺爱吃会吃在文坛是非常有名的。《舌尖韵味》里,那名目繁多的四方食事,一定会让你眼花缭乱。他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所以,咸菜,苦瓜,马铃薯,小萝卜,这些最普通的食材,他也能鼓捣出特色美食,让你只有掉哈喇子的份儿。
在《自得其乐》一文中,他这样写道,“到一个新地方,我不爱逛百货商场,却爱逛菜市,菜市更有生活气息一些。”买菜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如此爱吃会吃的作家,他排第二,怕也没有第一了。所以当他邀请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夫妇在家中就餐时,湖北的聂华苓吃完煮干丝,连最后一点汤都端起来喝掉了,不为过。他干烧了小萝卜,炒云南干巴菌招待台湾女作家陈怡真,结果,陈怡真把剩下的干巴菌打包带到宾馆去吃,也不为过。
@人间草木花鸟虫鱼都是乐园
草木虫鱼,在汪曾祺的笔下,都是熠熠生辉,万头攒动。
他在早期作品《花园》中,写下的那些草虫,灵动可爱,让你置身一个生物的王国。花园里有天牛,蟋蟀,蜻蜓,土蜂,螳螂,有菖蒲,臭芝麻,虎耳草,紫苏,有桂花,梅花,碧桃,丁香,绣球,含羞草,龙爪槐……当然,少不了那个做恶作剧的“坏”小孩。有时,故意把草压倒,看到它努力挺起快要成功的时候,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再不就是捉弄土蜂,让它有家难回,看它焦急败坏的时候笑个半天。
汪曾祺先生离世20年了,20年来,他的人、他的文总是被人们不断提起。尤其在当下,于浮躁和不安里,人们越是发现他的好。他是一个对生活始终保有好奇与热情的老先生,而且是“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俗虑”。读一读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吧,愿你我在世间,都能不忘初心,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4周 第5篇】不忘初心,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