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第三次小语研课,3个多小时,从8点多开始,断断续续,听到了近12点。一会儿要带小曈曈睡觉,一会儿要暂停下来做笔记。为了学习,我也是拼了!
我一直就纳闷了,整本书阅读,我进行了那么多年了,什么导读课、推进课、课后交流课,我都上过全校的公开课,并且反响都挺好的。再说,我这次作业选的书是我亲身实践过的《中国民间故事》,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我认为我组织的共读、交流、比赛都进行得非常好,孩子们兴致非常高昂,这个一直是我值得骄傲的做法。为此,还写过不少文章。可是,这一次作业,我如实写来,并且还把作业要求一一对照认真地写,没想到李老师的回复是:给60分都多了,就60分吧。就像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让我怀疑,这是说我吗?这是我的作业吗?4000多字的作业,及格都那么勉强,我第一感受是,这么高的要求,谁还有兴趣学习?
为了搞清楚,自己“死”的原因,不认真学习都不行。
这一次课像往常一样,有好几个老师一起讲。先是二年级的庞老师分享她的优秀作业。接着是李老师针对作业中老师们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是两位老师分享中高段作业。我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了,让我受益匪浅。
一研读课标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是脱节的。我只是把课标有关整本书阅读的内容筛选出来了,但并没有依据这个课标精神来设计教学环节。我的整本书阅读的设计,虽然设计的环节与展示教师的环节差不多,但是,我却没有写清楚每一个环节是落实了课标中的哪条精神。换一句话说,我的设计太随意,只是想当然,没有理论依据。虽然,我也写了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但我只是更多地是依托了那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来安排,与课标的联结却很少。专业一点来说,就是望远镜思维不够。
二是对《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的解读太简单。优秀作业中,老师们会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这本书的艺术特色,与学生有哪些关联等方面进行介绍。而我去简单地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显然是有差距的。
三是在共读中,教师的作用在哪?有一个老师提出疑问,在学生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情况下,教师那么多策略,又是导读,又是画什么思维导图,又是作积累等,这样会不会让学生更不想读了。
针对此问题,李老师的回答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她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打开书,这要通过导读来实现。二是引领学生通过交流、思考、碰撞,更有挑战的读,是引领学生见没见过的,想没想过的,把学生引领到更高更深的领域里去,实现真正的成长。这就是老师的作用。十多年前,我在进行生本教育,课前学生充分先学,课堂上学生在汇报中就学完了教学任务,当时,就有老师提出,那学生课堂的学习体现在哪呢。我当时就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得还要教师教呢。现在,我再一次明白,老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引导实现突破,这也是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来实现的。
当然,我听了这些课之后,我又有其他的思考:比如我们的课标学习原来要这样与教学紧密相连地学,不能就课标学课标,更不能一味地考课标什么的。在我们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分类进行学习,结合某个单元的内容来谈。比如字词、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这样的学习肯定更有实效,真正实现学——用——学的通道。
感谢李老师的60分!带给了我那么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