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3天就进入5月份了,每年的5月到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每年都有不少因为手足口病而被夺去生命的孩童,手足口病也是孩子健康的一大杀手,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据卫健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介绍, 2018年或是手足口病高峰年,截止到3月底,我国手足口病的病例已经达到2.8万例。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可以致死的传染疾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现在是4月中旬,户外气温不断上升,细菌病毒也在萌发滋长,面对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的现象。身边有5岁以下孩子的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孩子了。根据孩子的一系列表现判断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
患手足口病初期的症状是发热,并伴有食欲不振、疲倦或者是咽喉痛。当婴幼儿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两侧或者是两颊内侧的口腔部位会出现水泡,刚开始为小红点,后期会形成溃疡,孩子也会不停哭闹。除此之外,部分宝宝的手脚会出现皮疹,并伴有水泡,臀部、肘部也很常见。
如果你家孩子有上述症状,可带着宝宝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最佳就诊时机,延误孩子的病情。
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家长们了解了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就可以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及时阻断传播源,防止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患者鼻咽分泌物、粪便、唾液、疱疹液,及其接触过的玩具、餐具、毛巾、奶瓶和创伤用品等物品或环境都能传播手足口病病毒。
手足口病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宝宝刚出生时,吸收了妈妈身体内的抗体,保护作用较强,不容易发病,从母体中得来的抗体,大约会保护宝宝到6个月左右,6个月后,获取的母体开始减少,而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较弱,因为比较容易感染,特别是1-2岁的宝宝发病率最高。
宝宝又小,自身免疫力又差,那么宝宝到底该如何抵抗手足口病的侵袭呢?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注意卫生和生活环境
①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洗手时间,正确的洗手,饭前便后都要洗手,宝宝经常接触的玩具等物品定期进行消毒。
②家中要勤通风,宝宝的衣物要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保持家中环境卫生。
③宝宝喝的水要煮沸,注意宝宝的饮食,在为宝宝制作美食时,要将食物彻底洗净,并彻底煮熟。
④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着宝宝去拥挤的场所,也不要让宝宝与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
2.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御办法,建议宝宝在6个月到5岁这个时间段,接种肠道病毒71 型(EV71)灭活疫苗。尽管导致宝宝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但是疫苗的接种对于婴幼儿的恶化、重症、死亡,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3. 增强免疫力
补充多糖乳清,最好能够从宝宝6个月后开始补充,在宝宝即将失去从母体中获得的抗体时,及时补充,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帮助宝宝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统。
另外,除了补充多乳糖清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小儿推拿也能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同时,小儿推拿也是一种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
下面舟炬健康教育小儿推拿课堂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推拿手法,分别是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操作简单,极易上手。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推法。包括直推、分推、合推和旋推。
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分推法:用两手拇指直面或桡侧或食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推动,轨迹成“←•→ ”或“↙•↘”称分推法。合推法和分推法轨迹相反“→•←”。
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法。
动作要领:肩肘腕关节放松协调,指下实而不浮,力度均匀一致,频率每分钟120~240次。
二、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
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相对用力提捏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捏而上提。操作时肩臂放松,腕掌自然蓄力,拇指指面同其余两指或其余四指正面相对。拿肩井可作为总收法,在推拿完毕使用,以调和气血。
三、按法
以拇指、中指指端或指面或手掌在选定的穴位或部位上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
按压时,肩肘放松,蓄力于掌或指,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可持续点按,也可一压一放间断用力,反复进行。常与揉法、震法合用。
四、摩法
将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掌面紧贴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摩擦移动,称摩法。以指面着力称指摩,以掌面着力称掌摩。
肩臂放松,肘关节微曲,指掌着力部分随腕关节运动而旋转。要点是“皮动肉不动”。摩的时间应稍长,频率在120~160次/分。
最后,小编舟舟再提醒一下家有5岁以下孩子的家长,面临手足口病来袭,不要惊慌,提前做好防范,就能打赢这场胜仗。舟炬教康教育小儿推拿课堂(公众号:zhouju6)也将持续为你推送更多关于育儿知识,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