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学校英语教研组,在教科室王主任的组织下,召开备课组新学期第一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主任结合自己30多年的教学经验,特别是近几年对课堂教学的新探索,从英语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教学教研(包括备课、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做法、感受和收获。对新学期英语教学提出了科学性的指导性意见。
会上各级部老师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及学业水平检测,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有的老师谈到两个伤心: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期末学业检测,情况不理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击了老师的自信心,学生伤心,老师伤心。有的老师说,我们听课学习能不能只听英语,不听其他科目,因为实在听不懂。有的老师说,能不能用不同区域的检测试卷,重复测试一下。有的老师说,能不能多订语音、听力、阅读材料,强化训练。
从老师们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几点:1.我们尽力了,效果不佳,该怎么办。2.区域检测题目太难,不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3.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自信。4.部分学生没兴趣学英语,实在没有办法。
为此,我谈了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不变的教育教学初心,应该有绚丽的色彩。通过不断的读书,写作,反思,寻找使自己思想观念、思路方法、能力水平有所发展的途径。寻找使自己生活开心的理由,努力创造开心的生活,开心的课堂,开心的硕果。试着改变,或许会收获灿烂。
二、经验与创新,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教学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学生一代代的变化,教育教学也必须要创新,要发展。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如:看到一只塑料杯了,你不能再只看到是一个杯子。应从文学角度,数学角度,自然科学角度,经济发展角度等方面都能分析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有情有义。
三、跨学科学习、生活化课堂,更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激发课堂活力。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堂,肯定有不同的风景。去经历,去学习,去吸收,去内化,就会发现不同的自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没有经历苍桑不能体会悲伤,没有生活就不会有精典。
最后一个小故事: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有一次在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有人问:“请问尊敬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先生,你们是怎样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你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
结果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相互看了一眼,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答了一个一模一样答案:“终身学习”。
学习,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换一种心情,换一种色彩。



网友评论